第B01版:法苑周刊

遗产分配也应弘扬美德

本文字数:528

任何一个人在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往往就是“身后事”——遗产分配。遗产分配的公平正义,不仅涉及被继承人意志自由的理性推定,也关乎保障人权和弘扬美德的法治要求。

本期封面案件中,被继承人生前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形成了事实上的扶养关系,被继承人死后,这些曾经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非法定继承人,有权请求分得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这就是遗产酌分请求权。遗产酌分请求权作为我国民法典继承编所确立的权利,在维护亲属之间的伦理价值、实现继承期待利益、弘扬家庭养老育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遗产酌分制度所传递出的互相扶助,营造家庭和睦氛围,以及弘扬扶养行为,救济扶养付出等理念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一致、结构互洽。

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之外设立遗产酌分制度,能有效弥补传统继承制度的缺陷和不足,肯定与补偿对被继承人生前扶养较多的人。扶养人对被继承人本身没有法定扶养义务,出于道义对被继承人进行了扶养,法律赋予该类扶养人享有遗产酌分请求权,意在补偿并奖励其扶养行为,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同时,其也是对乐于助人、扶危济弱传统美德的弘扬及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苑周刊 B01遗产分配也应弘扬美德 2023-01-18 2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