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七旬老人囤积垃圾惹众怒

宝山法院暖心调解促邻里和谐

本文字数:1638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友敏

法治报通讯员  胡明冬

楼栋里有户“垃圾山”,严重影响周边居住卫生和安全,邻里因无法忍受诉至法院,法院将会怎样解决纠纷?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前后三次上门走访,组织原、被告在宝山区张庙街道居委会现场开庭,通过调解妥善化解了这起“有味道”的纠纷。

老人屋内垃圾成山

邻居周边苦不堪言

“真的是忍无可忍了!有时候一个月就能抓八只老鼠,我还拍了下来,不信法官您看看!”住在隔壁的大叔一边愤愤不平地说,一边拿出手机展示照片。

2022年9月初,承办法官第一次上门实地走访时,整栋楼居民就上前大吐苦水,倾诉着这些年居住在该楼栋的“心酸往事”。据居民所说,被告是一对70多岁的姐弟,弟弟魏某喜欢捡拾垃圾,废旧纸板、旧电线、塑料制品……囤积在自己的房屋内,房间里昏暗无光。到了夏季梅雨时节,楼道里时常散发出阵阵恶臭,地面黏腻、蟑虫鼠蚁横行。此外,不良的屋内生活环境让魏某抵抗力降低,还染上了传染病,加之恰逢天气炎热且室内通风不畅,魏某同时又患上热射病。好在邻居们及时发现并拨打120送医,才把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堆满垃圾的房屋也是一大消防隐患,一旦魏某家中老旧线路起火,堆放的垃圾极易让火势蔓延。

为此,楼栋内的居民多次与魏某沟通过,希望他能不再往家里囤废品。但魏某认为家里放什么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居民们投诉至街道和社区也无济于事。出于无奈,楼栋11户居民联合起来,将魏某姐弟诉至宝山法院,诉请被告魏氏姐弟清空房屋内的“垃圾山”。

捡废品成精神寄托

各方合力排忧解难

脏乱差的环境任谁都无法忍受,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安全应当得到保障。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通过与社区居委、民警及魏氏姐弟亲属的深入沟通,承办法官得知魏氏姐弟均患有精神残疾,两人年岁较大又无儿无女,也没有收入来源。平时姐弟俩相依为命,其余兄弟姐妹都上了年纪,只能偶尔帮衬。

居住在他处的魏家大姐表示,弟弟并非是故意囤积垃圾,而是因为他早年有收集旧书的习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了“囤积癖”,将捡拾废品作为精神寄托,排除孤独感。

考虑到魏氏姐弟的特殊情况,直接判决后强制执行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承办法官决定再次联系起诉居民代表,第三次来到居委会,就地组织了一场暖心调解。

首先,针对魏某的特殊情况,法官与魏家大姐商定,将其弟弟送至养老院疗养身体、安度晚年,同时也可避免垃圾“清了囤、囤了清”的恶性循环,确保垃圾清理顺利开展。其次,关于垃圾中可能存放的贵重物品,法院为被告预留时间,由被告自行清理垃圾。考虑到被告亲属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法官积极与居委沟通,由居委派物业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搬运垃圾,减轻被告亲属上下爬楼的负担。最后,针对邻里关系,法官与居民代表耐心解释,说明被告特殊情况,建议居民换位思考,缓和矛盾、逐步恢复良好的邻里关系。

最终案件调解结案,两方当事人也都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近日,经法院回访得知,在多方配合下,被告魏氏姐弟现已基本清理完毕屋内垃圾,大家共同重塑了安全、健康、和谐的邻里环境。

【法官说法】

相邻权纠纷案件中,权利人使用自有房屋也理应有所限制,不能影响他人正常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安宁,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正确处理通风、采光、通行等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的,应当排除妨碍。

本案中,魏某在家中堆放大量废旧电线、废旧纸板箱、废旧塑料制品等物品,对房屋的使用已然超出了正常生活与居住的范畴,其房屋因堆放废旧物品过多散发难闻刺鼻味道,确实影响相邻各方的居住质量与居住安全,理应限期对垃圾进行清理。

过度囤积垃圾固然违法,但也应多关心、体谅孤寡老人的生存现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才是司法应有的温度。本案中,法院在了解、查清各方诉求后,调解结案妥善兼顾各方利益,既保护了邻居们的相邻权,又保障了孤寡老人的生存权。只有设身处地为当事人长远利益着想,才能真正将司法为民落在实处,维护安全、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七旬老人囤积垃圾惹众怒 2023-01-31 2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