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善良的姨妈让我拥有温暖的家

本文字数:4273

贰柒 制图

□口述:阿栋  记录:林可依

阿栋自幼父母离异。被判给母亲后,母亲直接把他扔给了外婆,对他不闻不问。外婆因病去世后,阿栋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关键时刻,姨妈向他伸出援手,接纳了他。从此,他和姨妈一家生活在了一起。姨夫、表姐也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他、照顾他。

多年以后,姨夫因病住进了护理院,表姐也远嫁异国他乡。阿栋陪在逐渐老去的姨妈身边,他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姨妈的余生,以爱回报姨妈对自己的爱。

我从小命运多舛

说起我的身世,了解我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一句:“这孩子挺可怜的。”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失去了完整的家。那时候我刚上小学,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了婚。离婚后,我被法院判给了妈妈。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我爸爸。听说他很快就再婚了,并且新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整天忙着照顾自己的新家,哪儿还会有时间来管我呢?

跟着妈妈,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那时妈妈在纺织厂上班,经常三班倒,也没有时间来管我,于是,我就被扔给了外婆。外婆虽然心疼我这个外孙,但她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照顾起我来常常力不从心。能每天给我吃饱喝足就已经很好了,至于教育根本谈不上。那时我特别羡慕别的同学,他们都有父母辅导功课,可是外婆却什么都不懂,连做个默写的回家作业都没人帮我。也许就是那段时间没有打好基础,让我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才造成了我后来对学习一直没什么兴趣。相应的,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

在我小学3年级时,妈妈也再婚了。对方是个做小生意的,虽然物质条件不错,却经常需要全国各地到处跑。而嫁给他之后的妈妈也夫唱妇随,辞去了工作,跟着他天南海北地跑。

这一下,我彻底成了没爸没妈的孩子,日常生活全靠年迈的外婆照应。本来能维持这样的生活也不错,我已经不敢再奢求更多,但没想到就是这样的生活最终我也失去了。就在我妈再婚一年后,外婆因为突发心肌梗死离开了我们,从发病到过世就几天的功夫。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一下变得消沉起来。外婆走了,以后我的生活谁来管呢?那几天我是在几个阿姨家轮流度过的。但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外婆走了,总要有人管我的生活,不然刚上初中的我根本没能力自力更生。

几个阿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们商量着想让我妈回来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可是我妈却说那段时间我继父的生意出了点问题,她要陪他一起打点,根本不可能回来照顾我的生活。

虽然大家都对她的说辞颇为不满,却又无计可施。她不回来总不见得去把她绑回来吧?而我听到我妈的答复,心情非常低落,连自己的亲妈都不愿管我,我还能指望谁呢?我觉得自己命真苦,父母全都抛弃了我。

迷茫时刻,姨妈收养了我

就在我心灰意冷,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时,姨妈却主动向我伸出了援手。

姨妈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三个妹妹,我妈是其中的二妹。以前,姨妈和我妈的关系也不算姐妹当中最好的,可在这关键时刻,她却主动提出收留、照顾我,让我很是疑惑。可姨妈的一句话又打消了我的疑惑:“我是姐妹中的老大,长姐为母,现在外婆不在了,我当然要担负起长姐的责任。你妈有困难,只能我这个做姐姐的来帮她。”

虽然我也担心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可是除此之外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呢?我只能硬着头皮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住进了姨妈家。

姨妈家的条件其实并不好。姨妈在厂里当工人,姨夫在驾校当教练,都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姐。一家三口住在上海人所谓的棚户区里。虽然房子狭小,但姨妈还是在阁楼上给我想方设法搭了张床,并给我把阁楼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虽然地方不大,但我也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单独空间。晚上,躺在干净的床铺上,抬头看着老虎窗外深蓝的夜空,我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感觉生活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笑容渐渐回到了我的脸上。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姨妈就让姐姐帮我补课。姐姐虽然只比我大三岁,但是却很成熟、懂事,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有她给我做老师,自然错不了。只可惜我从小就没培养好读书习惯,对学习这件事完全没有兴趣,一拿起书本头就痛。每次姐姐辛辛苦苦地给我讲解了半天,我还是一知半解,搞不明白,让姐姐又好气又好笑。

好在姨妈、姨夫都很开明,看我实在不是学习的料,他们也没再逼着我非走读书这条路。姨妈说:“以后实在不行,就考个职校,学一门技术。只要技术在手,还怕将来没饭吃?”对此,姨夫也举双手赞成:“我看阿栋平时动手能力就挺强,将来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在他们的肯定下,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了信心,不像以前,总是充满了自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总而言之,姨妈、姨夫虽然文化不高,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他们在一起,我也不知不觉地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表姐出国,我成了老人的依靠

初中毕业,不出所料,我没有考上高中。我选择了职业学校的汽车修理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姨妈姨夫和我开玩笑:“现在,我们都成了吃汽车饭的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时姨妈也已经从原来的工厂下岗,取得了驾驶证,到了一家公司为领导开车。而姨夫又是驾驶学校的教练。我们三个成了“同行”。

而和我这个学渣相比,姐姐简直太优秀了。她从重点高中毕业后,又考进了一所211大学。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来没歧视过我这个小学渣。不管做什么,她总想着我这个弟弟。还记得第一次在姨妈家吃饭,我因为害羞,一直不敢夹菜,要夹也总是夹些蔬菜,结果,姐姐一眼就看出了我的窘迫。她直接把一块红烧大排夹进了我的碗里。“你已经这么瘦了,难道还要减肥啊?再瘦下去可就不像男生了,没女孩子喜欢你了。”看似一句玩笑话,但我心里清楚,那是姐姐顾及我的面子,故意用这种开玩笑的方式缓解我的紧张和心理压力。

“谢谢姐姐。”我低着头,吭哧了半天,才慢慢挤出一句。“谢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以后不许和姐姐这么客气,听见没?”姐姐拍拍我的肩。我点点头,感觉自己的眼眶有点湿润。

这以后,姐姐不管做什么总是带着我,一起打羽毛球,一起逛街,一起喝奶茶,一起看演唱会。就连姐姐的男朋友也是第一个带给我看的。那时候年少无知的我还对未来的姐夫说了一句自以为很厉害的话:“对我姐好点儿,你要是敢欺负她,我就要你好看。”把他逗得哈哈大笑。“你放心,有你这个弟弟在,我肯定不敢欺负她。”

我没想到,这个未来姐夫后来不但真的娶了我姐姐,还把她带出了国。那是他们婚后不久,姐夫收到了德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姐夫希望姐姐能和他一起去陪读。但姐姐却很纠结。看着她左右为难的样子,我很理解她。她想陪伴在自己丈夫身边,又舍不得渐渐老去的姨妈、姨夫。于是,我主动找到了姐姐,告诉她,让她尽管放心去,家里有我在,一定会照顾好二老。

看着姐姐惊喜的目光,我知道自己做对了。

姐姐走了,从此我们的家就变成了一家三口。那时我已经在一家大型汽车修理厂找到了工作。姨妈、姨夫也都退休在家。每天我下班回家,姨妈已经早早地做好了晚饭,和姨夫坐在饭桌边等着我了。

我们一起边吃晚饭,我边给他们讲一些单位里的事,有时候也聊聊社会新闻。遇上休息天,我就陪他们一起去超市里采购些生活用品,有时候则去公园逛逛。我感觉,我已俨然成了两位老人的依靠。

我所做的不过是以爱回报爱

如果说,在姨妈家生活之前我还奢望过有朝一日我妈会把我接回去,那么在姨妈家的这些年已经让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其实,我妈和继父后来的生意发展得还不错,他们还相继买了两套房,其中一套在我名下。但我从来都没去住过。我妈他们现在年纪也渐渐大了,也希望我能陪伴在他们身边,但却被我拒绝了。

虽然她是我的亲妈,但这么些年来却一直是姨妈一家在照顾我、抚养我。虽然他们家的物质条件远远比不上我亲妈,可是在他们这里,我却找到了家的感觉,也感觉到了被尊重、被爱护,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我喜欢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后陪着姨妈、姨夫聊天说话,尽享天伦之乐。

但是这种平淡的生活却很快被打破了。一天,我正在上班,忽然接到姨妈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不好了,姨夫出事了。”挂了电话,我赶紧向领导请了假,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医院急诊室。就在这之前,姨夫忽然从家中的座椅滑落在地,一边嘴角也歪了。姨妈赶紧打了120把他送到了医院。看着手足无措的姨妈,我意识到现在我真的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姨夫最后被确诊为脑梗。经过治疗,恢复得还算不错。可谁也没想到,过了不到一年,他又发生了第二次脑梗。而这一次导致了他半边身体瘫痪。虽然姨妈平时也是很能干的一个人,但是面对身高近1米8,身材魁梧的姨夫,她却实在是力不从心。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姨夫送进了护理院由专人护理。

这对姨妈是个沉重的打击。眼看着她变得苍老了许多,我也很是心疼。从那以后,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陪伴姨妈,陪她一起去护理院探望姨夫,给姨夫翻身按摩,给姨夫喂自己做的各色菜肴。我还开始跟着姨妈学做菜,一边学一边夸,还教她学习各种潮流的东西,做视频、拍抖音,终于,姨妈的脸上又渐渐露出了笑容,又变成了那个阳光开朗的姨妈。

有一次,和我聊天时姨妈感慨地对我说,幸亏身边有我陪伴,才让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我告诉她,是因为她当初的善良,让我重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我给她的不过是对她的回报,是她们一家人真诚的爱换回了我对她们的爱。

手记>>>

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有一句话,一直深以为然。“你是什么人,你就会遇上什么人。”确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往往磁场相同,三观一致,理念合拍的人自然而然地会聚在一起。同理,你付出了什么,自然也就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阿栋的身世是不幸的。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和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而就连这份相依为命也没能维持多久,年迈的外婆就因病过世了。对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说,今后的人生何去何从,确实令人迷茫。如果没有人愿意接手管他,没有人给他家庭的温暖,那他的人生也许从此就陷入了黑暗,甚至可能走上歧途。幸运的是,在这个人生最关键的时刻,终于有一双温暖的手愿意接纳他,包容他,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永远无法感同身受阿栋当时的心情。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那不仅仅是一个家,更是温暖,是爱。这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这份爱一直萦绕在阿栋的心头。所以,当姐姐要出国时,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挑起陪伴姨妈姨夫的责任;当姨夫因病倒下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成为了这个家的顶梁柱。也许,姨妈自己当初照顾阿栋只是出于本能的善良,从未想过任何回报,但是懂事的阿栋却用自己的行动报答了姨妈。也许就像阿栋说的,他做的一切不过是以爱回报爱,姨妈当初付出了爱,如今她就收获了爱。世间因果就是如此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善良的姨妈让我拥有温暖的家 2023-02-08 2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