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刘晓曦
刚刚过去的西方“情人节”让不少人吃了一嘴“狗粮”。其实,美好的情感是值得称颂的,希望拥有一个知心爱人,渴望获得一段两情相悦的感情,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表现。当遇到心目中的那个“他”或“她”时,总有人愿意付出所有来博得对方的欢心。可是,也有些人将自己的别有用心、贪婪欲望混杂于谎言之中,炮制光鲜亮丽的身份,利用他人的真心,满足自己丑陋的内心。
明明已婚生子的韦某某就是如此,她隐瞒婚史、虚构单身“多金女”身份,谎称有千万豪宅、百万豪车,一系列的伪装只为让他人相信她的“完美女友”形象。而她挖掘的“爱情陷阱”让不止一位受害人泥足深陷……
不过,谎言终究无法长久掩盖真相,韦某某还是露出了真面目。2023年2月6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韦某某提起了公诉。
出手阔绰却没有稳定收入
今年正是不惑之年的韦某某有过两段婚姻,十几年前,她结识前夫刘先生,两人在广东结婚并育有一子。2009年,韦某某来到上海谋生,几年后与刘先生离婚,孩子归韦某某抚养。2015年,韦某某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肖先生,再婚。然而,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多久,婚后因丈夫生意经营不善,两人经常发生矛盾,终于在一次闹僵后,两人开始了分居生活,但并没有离婚。
分居后,韦某某独自租住在市中心一套月租金几万元的豪宅内,面容姣好的她有做医美的习惯,还喜欢购买名牌包、衣服及首饰,更是时不时到处旅游。此外,韦某某认识一名固定联系的租车销售,经常从销售那里租赁保时捷、宾利、迈巴赫等豪车。出手阔绰、生活得如此“潇洒”的韦某某是靠什么来维持这些高消费的呢?要知道,她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这也为她后来的所作所为埋下了“伏笔”。
2018年底,韦某某通过社交平台“附近的人”功能,结识了纪先生。刚开始,两人只是简单地聊聊天。逐渐熟络后,两人相约线下见面。之前网上聊天时,纪先生便对韦某某颇有好感,见面发现对方真的是个风姿绰约的美女,纪先生很快就表达了对韦某某的喜欢。
虽然和丈夫关系不睦,但毕竟还未离婚,韦某某本该拒绝这份告白,可她见纪先生为人老实,对她花钱又大方,就生出了些“小心思”。
要维持高额开销的生活,总要有人“买单”,眼前的纪先生就是韦某某选中的对象。于是,韦某某隐瞒了自己有婚史还育有一子的情况,顺水推舟地答应了纪先生的追求,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除了隐瞒自己的真实婚姻情况,韦某某还佯装自己非常有经济实力,多次将租赁的保时捷、宾利等豪车开到纪先生面前。在交往中,韦某某还有意无意提到自己名下有价值千万的豪宅。
谈论这些的时候,韦某某留了“余地”,她告诉纪先生这些产业虽然属于她,但都有贷款。后来,韦某某坦白,她这么做的目的正是为骗钱作铺垫。
谎话连篇“借走”100余万元
对怎么让“男朋友”心甘情愿为自己花钱,韦某某是有研究的,她知道纪先生和她交往是奔着结婚的目标去的,于是也表现出一副要和纪先生好好过日子,将来结婚生子的姿态。因为韦某某面容姣好,资产实力又过硬,在纪先生心中,早已将这个“完美女友”当作未婚妻,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
这边纪先生认为自己和韦某某的感情日渐笃定,那边韦某某却是利用这份信任和真心开始不断要钱。从2020年中旬开始,韦某某每个月都会以要还房贷、车贷为由,让纪先生给她转钱。
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将近两年多的时间,纪先生每月都会固定给韦某某转账几万元用于偿还她口中所谓的贷款。实际上,这些钱却被韦某某拿去购买奢侈品、租赁豪车豪宅等,满足她的高额消费欲望。
2021年8月,韦某某发觉自己花钱越来越厉害,就算加上纪先生给的钱也逐渐入不敷出,想到自己正租着两辆豪车要付租金,于是便骗纪先生称自己的房子给闺蜜做了抵押担保,如今有车贷要还,需要20万元。纪先生手边没钱,便通过网络贷款20.5万元给了她。这几年时间里,类似要钱的借口数不胜数,不是房贷车贷,就是信用卡到期,要么就是其他各项生活开销。据计算,韦某某总共从纪先生处获得148万余元。
纪先生虽有一定积蓄,但也架不住韦某某越来越大的胃口和无底线的索要。2022年3月,纪先生因为母亲生病,手上资金周转不开,想要从韦某某处拿点钱回来。一开始,韦某某象征性地分多次归还了11.47万元。后来,纪先生再联系韦某某还钱时,她就开始不理不睬。
几次冷遇后,纪先生才意识到,自己相处了几年想要结婚的“完美女友”可能是个骗子。然而,那时的他还不知道,韦某某不仅是骗子,他还只是韦某某众多“备胎”中的一个。
社交平台上有多个暧昧对象
经过调查,2020年12月,在和纪先生相处的期间,韦某某还同时在社交平台搭识了石先生。聊天过程中,韦某某同样告诉对方自己是单身。随着两人关系的逐渐亲密,韦某某了解到石先生经济条件不错后,又打起了他的主意。
一开始,韦某某以购买奢侈品、酒店住宿等各种理由让石先生给她转钱。没多久,韦某某就把用在纪先生身上的那套照搬到石先生身上,声称自己的千万豪宅需要还房贷。而石先生也按照她的要求转账了3.3万元。
后来,为了花销更加便利,韦某某向石先生索要了一张信用卡用于日常消费。三个月的时间里,韦某某用这张信用卡进行过多次大额开销。石先生发现,大到买化妆品、奢侈品、住五星级酒店,小到超市购物,韦某某都会刷他给的这张信用卡。为什么她从不用自己的钱?这些举动让石先生有些疑惑,觉得这和韦某某开豪车、住豪宅的不差钱“人设”十分不相符。再加上一次偶然,石先生发现韦某某的豪车行驶证上并不是她的名字,查询后才发现这辆车原来是租赁公司的。联想到韦某某的种种举动,石先生觉得不对劲,要回了信用卡,之后也不再和她联系。但韦某某已从石先生处骗得10万余元。
事实上,除了纪先生和石先生,韦某某还在社交平台和多名男子保持暧昧关系,他们为博得韦某某的欢心,也会时不时给她发“表白红包”。
“完美女友”涉嫌诈骗被公诉
在意识到可能被韦某某欺骗后,纪先生开始仔细回想与她相处的种种。他回忆起之前在网上的租车广告中看到两辆豪车分外眼熟,车牌竟和韦某某的豪车一模一样。还有,韦某某曾带他见过一个男孩,说是外甥,可是后来有朋友告诉纪先生,那其实是韦某某的儿子,当时纪先生还觉得朋友是胡说八道。此外,纪先生每每和韦某某提及结婚的事情,韦某某不是突然发脾气,就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至此,纪先生终于回过神来,自己是遭遇了婚恋诈骗,当即前往公安局报案。
经审查后,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很快,警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将韦某某抓获。
韦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两名被害人给付她钱财的经过,但是她却不承认自己是诈骗,认为大部分钱是对方心甘情愿付出的恋爱花销。
然而,根据被害人的陈述及调取相关转账、聊天记录可以发现,韦某某从被害人处索要的钱财都基于被害人陷入可以和韦某某结婚、交往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切的错误认识都源于韦某某隐瞒婚史以及虚构需要偿还房贷、车贷的事实。因此,检察官认为,韦某某与被害人交往过程中的所有给付金额都应认定为诈骗数额。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韦某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于2023年2月6日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婚恋诈骗时有发生,网上交友后被诈骗钱财的更是屡见不鲜。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大多数受害者都会被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在没有彻底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在涉及钱财的问题上轻信了对方的借口。
虽然经济条件可以为美好的婚姻生活“添砖加瓦”,但刚认识就以各种理由借钱的,十有八九是骗子。陷入爱恋中的人们请保持清醒,切勿因对方是“高富帅”“白富美”“海归”就丧失了辨别能力,大意地与对方进行经济往来。遇事要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掉入“爱情陷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