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打通市域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上海探索“平安联盟”群防群治新模式

本文字数:3115

闵行吴泾平安联盟

“西沙义警”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的力量

徐家汇派出所民警指导商圈“平安屋”建设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在崇明万达广场的东南角,有一处兴建不久的“平安商户联盟”,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灯牌就会自动亮起,给夜行的都市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这样小小的一间“平安商户联盟”,其实正是上海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打通市域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真实写照。来自上海警方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已组建“平安商户联盟”队伍270余支,日均参与值守群防群治力量达1.2万余人。

近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部署会议,研究部署开展试点验收工作。在此当口,记者走进基层,在阡陌交通的乡村和都市中心的商圈里,寻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群防群治力量。

闵行吴泾:就近调度“平安员”

去年解决900起非警务类警情

“吴泾平安联盟,期待你的加入!”近日,一则由快递小哥、餐饮服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共同拍摄的短视频在吴泾居民的朋友圈内流传,视频的作者正是平安联盟的成员任先生。

任先生告诉记者,这个视频的创意源自电影《满江红》的宣传视频,不同人物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就跟我们吴泾平安联盟的初衷是一样的,起初是在我们联络群里发起倡议想拍一个类似的视频,没想到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视频制作完成之后,吴泾派出所通过“平安联盟APP”发布任务单,让所有联盟成员转发该视频,一起扩大平安联盟的“朋友圈”。

闵行公安分局吴泾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曹辉向记者介绍,“吴泾平安联盟”其实是由吴泾派出所在不断探索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构建的群防群治新模式。通过1个“平安联盟APP”为平台、以“平安屋平安员”“平安商户”“平安志愿者”3支力量为主体,以应急处突、服务群众、跨界联动3项能力为目标,形成“1+3+3”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截至今年1月底,该联盟成员已经突破1000人。

而“平安联盟APP”这一平台的功能并不单是下发宣防任务,“通过实时显示平安员位置的APP地图页面,我们可以调度距离最近的平安员,立即赶往派出所接报的警情位置共同参与警情处理或进行先期处置。”曹辉告诉记者,依托该机制,吴泾平安联盟在去年一共解决了约900起非警务类警情。

今年1月26日9时20分许,吴泾派出所接报龙吴路5511弄永北小区某户居民家中发生空调内机着火警情,派出所下发警情的同时通过“平安联盟APP”下发任务单,让距离最近的平安员冯先生立即携带灭火器赶往上址。不到5分钟,在公安及消防到场之前,居民家中的明火就被扑灭。在随后的处置过程中,民警了解到,由于屋子失火暂时无法居住,而当时又正值过年期间,户主喻阿姨一时无处可去,民警随后通过平安联盟为喻阿姨找到了一个临时居所。而了解到平安联盟理念的喻阿姨当场自愿下载了APP申请成为联盟成员。喻阿姨说:“这个平安联盟非常好,虽然我年纪大了,只要我能做的,一定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泾平安联盟”中还有一家已经加入三年的奶茶企业,曾参与过联盟组织的“反诈公益套餐”活动,协助派出所一起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推广。负责人表示,我们企业对今年的发展经营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不仅来源于市政府刚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地区平稳的治安秩序也是这种信心的来源之一。“能够加入到这个联盟,为地区的平安作出一份贡献,其实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崇明绿华:“西沙义警”就位

唱响协同治理“大合唱”

绿华镇地处崇明岛西南端,是长江在崇明岛分水岭所在地,著名旅游景区西沙国家湿地公园和明珠湖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乡镇上。

疫情前,这里每年游客接待量多达百万人次。蓬勃的旅游产业给这个乡镇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地区治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用依靠群众的方式,解决群众的问题,让矛盾实现就地解决?一支名为“西沙义警”的群防群治队伍在绿华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由辖区内热心公益、关心平安建设的村居民小组长、基干民兵、夜跑队员、睦邻点负责人、农家乐、宾旅馆从业人员等组成的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安公益类社会组织,可以说,这支队伍涵盖了绿华地区各行业、各年龄段的社会力量。”

绿华派出所所长张柳告诉记者,目前,绿华的“西沙义警”规模已超400余人,实行白天有河道保洁员等队伍、傍晚有夜跑等队伍、夜晚有夜间巡逻等队伍的全天候网格化巡守模式,真正让“西沙义警”成为“平安绿华”建设中的有力补充。

此前,有一外省来沪人员来到绿华镇辖区内,其居无定所,整天躲躲闪闪不愿见人。“西沙义警”很快就察觉到了此人的反常行为,随后将信息反馈给绿华派出所,民警随后在清查中确认此人系一名逃犯。

而在交通秩序整治的日常工作中,“西沙义警”同样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的力量,让原本是派出所的“独角戏”变成了绿华地区协同治理、人人参与的“大合唱”。

“我们这里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客就络绎不绝,景区、农家乐周边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继而引发交通类警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便会影响游客出行。”绿华派出所副所长黄剑彬告诉记者,因此,派出所积极对接景区和相关部门,在相关停车场加强人员管理和警示工作,有效改善交通秩序。

2022年以来,“西沙义警”还跟随民警一起走上街头,对发现的交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导,引导广大群众文明出行,共同为绿华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共同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徐汇徐家汇:商圈贴上“平安符”

警群共创平安新格局

“老张,快!昨天地下车库那个小偷又来了,你和小陈赶紧过去!”“收到!”“站住,别动!”……

1月26日下午,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地下车库内,训练有素的保安张琦、陈梁等4人闻警而动,根据商场监控室保安赵群发现的疑情,在地下车库合力抓获前一天下午盗窃他人车辆驾驶室内5000元现金的嫌疑人邓某。

这样的处置效率,同样要归功于徐家汇商圈群防群治的建设成果。“前一天案件发生后,我们就及时回看了监控视频,明确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给了徐家汇派出所。”商场保安部副经理王鑫告诉记者,在民警了解情况后,一面追踪嫌疑人轨迹,一面也指示商场方面开展布控。

“当时正值节日期间,我们分析此人得手后,也很有可能再回到现场作案。”办案民警杨轶琪告诉记者,正当警方明确嫌疑人身份外出开展抓捕时,没想到案发次日,嫌疑人又再次前来试图作案,终自投罗网。2月2日上午,徐家汇街道平安办也对这5名尽心尽责、主动作为的商场保安予以了奖励。

“发现此案是因被害人忘锁车辆引发的,我们也建议商场在停车场的出入口张贴相关安全提示,提醒各位车主离车前确认好锁车。”作为商场专管民警的许斌在意识到安全防范的漏洞之余,立马在商圈“平安商户联盟”工作群内发布了相关安全提示,提醒各大商场及时自查风险隐患。

记者获悉,去年以来,徐家汇派出所会同街道平安办多次召开商圈楼宇联席会议、商圈治安联谊会,深入动员单位组织全方位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在全面考量徐家汇商圈特殊营商环境、场所业态分布、人员流动情况、警情高发区域等因素后,派出所因地制宜,依托中央活动区内大型商场、加油站、学校和医院门卫等复用资源设置“平安屋”7处14个点位,并以点位上原有保安、工作人员等力量为主开展“平安屋”日常运作。

外立面统一安装标识灯箱,志愿者统一佩戴袖章,内部统一配置钢叉、圆盾、橡胶棍、强光手电、急救箱等应急实用装备,并落实每月集中开展1次志愿者培训活动,邀请治安、交警、特警支队民警到场开展协同处置技能培训。

每间“平安屋”均落实24小时群防群治力量轮班值守,徐家汇派出所也将“平安屋”作为商圈日常巡逻必到点,在综合指挥室设置与各大商场“平安屋”联系的专用电台,加强日常点名、检查和案事件处置的指导,切实打造警群共创平安的新格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打通市域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3-02-22 2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