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上大法学院举办“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研讨会

关注恶意注册等商标保护问题

本文字数:1062

日前,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上海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举行“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草案积极建言献策。

在“商标注册申请与审查”主题环节,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陶鑫良围绕“商标注册申请与审查”展开分享,从商标品牌、商标确权诉讼、商标恶意申请三个角度对草案发表见解并提出了建议。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吴智永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切入点,探讨了损害公共利益的三种行为类型:通用名称的抗辩、囤积商标和恶意注册,重点针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发表见解并提出了建议。

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晓以“商标抢注与保护在先权利:商标法第32条(草案第23条)的修改”为主题,针对草案第23条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先权利或者权益”用语准确吗、反法标识属于在先权益还是在先商标、抢注要求的“不正当手段”如何具体化,以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怎么扩大到被动使用的商标,并结合现有规定对这四个问题展开分享,最后对草案第23条提出了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刘维以“征求意见稿第22条的体系述评”为主题,从体系定位的角度对草案第22条进行了分享,并从外部体系衔接和内部体系重整两方面对草案第22条提出了建议。

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从商标立法定位和体系化两个角度发表了感想。

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认为商标法修改需要处理或解决四对关系:法律与政策、成本与效率、诚信与欺诈、体系与逻辑。

在“商标使用、管理与保护”主题环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徐俊以“规制商标恶意诉讼的反赔机制研究”为主题,以草案第84条为切入点,分别从提起方式、构成要件、赔偿范围三个环节对商标恶意诉讼反赔机制作出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针对恶意诉讼类似行为的规制提出了建议。

普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张佳璐以草案第59条为核心展开了分享,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案例对司法实践中“商标性使用”问题发表见解并提出了建议。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以“驰名商标保护以及恶意注册和滥用权利”为主题,从驰名商标、恶意注册和滥用权利三个角度展开分享,重点结合草案第18条讲述了驰名商标保护面临的问题。

静安区人民法院商事庭副庭长陈慰苹从恶意诉讼反赔和防御性商标等方面发表了感想。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处副处长曾倩从行政角度,针对草案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裁决”两个方面分享了自身的见解。

(朱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关注恶意注册等商标保护问题 2023-03-01 2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