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公办入园难,民办入园贵,怎么办?

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支持

本文字数:1485

全国人大代表李丰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无数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对于许多人户分离或是随迁子女来说,公办幼儿园入学难,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高企。入园成为了困扰许多孩子学习的第一道“门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就十分关注孩子们的入园问题,提交了相关建议。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入园贵”

带来的学前教育公平差异

李丰表示,二十大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上海作为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人口大量流入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其城市特性之一,也同时带来了更多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需要,而在公办学前教育不足的情况下,民办普惠性的学前幼儿园就成为了接收这些来学生的载体,其中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李丰看到在实践中,本市的普惠性学前幼儿园,民办收费远高于公办数倍,多居于2000元/月以上。在调研中他发现,真正需要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多为以低收入儿童家庭为代表的经济功能与养育功能都发挥不好的普通家庭,与公办园相比,连续3年的高昂学前育儿成本支出极大影响着他们对城市教育公平的感知和再生育的意愿。

民办园师资不强

带来的学前教育不平衡

当前大力发展普惠园建设是我国坚持教育公益性的政策之一,而普惠园的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更是普惠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感知方向。但让李丰感到忧心的是,在实践中,被列为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因缺少更多的留人政策环境,比较好的教育工作者常常留不下来,使其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于公办园。

他在调研中发现,民办园给予教师的薪资较低,教师在职其间缺少公办教师的再培训机会,同时个人教学成效被社会认可的渠道不多等。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少民办园通过提高招收退休教师和超龄保育员来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来维持教学,但这也同步带来了幼儿教育安全的隐患。

“如幼儿在园期间,课时或午睡时常会伴有突发疾病或食物反流呼吸道等幼儿成长期的多发问题,这些突发状况远远不是教师有经验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年轻教职工的反应速度、观察力和体力与知识相配合,才能确保幼儿健康救护的及时。”李丰说。

建议:多渠道加强对普惠性

民办园幼儿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2021年8月修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而学前教育作为普通家庭育儿前期最为重要的一个支出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育儿意愿和幼儿受教育的公平,为此李丰建议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学前教育普惠性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平衡好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

“比如对普惠性民办在校幼儿每生每月给予相应补贴,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购买民办园服务或逐步把普惠性民办幼儿教师薪资纳入财政统筹。”他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受同等教育的不公平支出,持平普惠性公办、民办园的收费标准,从而更好鼓励民办园投身公益性教学建设和保障幼儿享有受教育公平的权利。

同时,还要逐步缩小民办与公办差别,保障教育队伍稳定。他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年轻化师资力量配比提升上的指导,把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培训和奖惩要求比照公办园纳入覆盖,对教育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同样给予社会性表彰和奖励;同时,加大民办与公办园间各岗位教师教学交流频率,进一步提升民办园教师教学经验提升和职业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区域学前教育建设的整体水平均衡发展,更好的使万千家庭受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A05公办入园难,民办入园贵,怎么办? 2023-03-07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