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诸广宇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血液中心获悉,自上海开展成分献血以来,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到献血队伍中,2022年,上海单采血小板募集量稳中有升,全年入库量为76741人份,较2021年同比上升2.8%,累计成分献血超过50人份的献血者已达1800余位,其中超过100人份的达601位,超过200人份的献血者有125位,超过300人份的达29位,9位成分献血者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突破400人份。
为了感谢长期支持、参与成分献血的个人和团体,近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红十字会共同主办,上海市血液中心承办的“志在 爱在 我在——热血暖申城2022年成分献血者感恩纪”举行。
活动现场,上海四一一医院放射科医生杨建辉作为成分献血者代表,向在座各位分享了自己献血的心路历程。1998年,杨建辉作为首批驻港海军部队一员,在香港驻地捐献了人生中第一份热血。献血的那一刻,他切身感受到了与当地居民血脉相连的军民鱼水情,也从那一年开始,杨建辉与无偿献血结下不解之缘。
2008年,杨建辉偶然了解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成分献血间隔期短,临床的需求量大,对于血液病、肿瘤患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此,在杨建辉的日程安排中,14天一次的成分献血风雨无阻,献血成了杨建辉救死扶伤的“第二战场”。
15年如一日,杨建辉的成分献血之路坚持至今,已经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近500人份,他也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终身荣誉奖。
成分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体内的过程。目前本市开展的成分献血主要是采集血小板,又称为单采血小板,是临床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医疗资源。相比捐献全血,成分献血两次献血的间隔期仅需2周。但因成分献血的捐献时间较长,捐献要求略高等原因,其普及度目前不及捐献全血。由于血小板自身寿命较短,同时需要常温储存,所以单采血小板的储存时间只有5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