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案件写真

上海法院加快司法警务人才队伍现代化发展

10个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成立

本文字数:2161

10个“上海法院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成立 周婧 摄

□见习记者  谢钱钱

司法警察是法院里不穿法袍穿警服、不戴法徽戴警徽的一支队伍,他们处在维护司法秩序、保障审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一线。如何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司法警察精兵?上海法院又有“大动作”。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会议,正式成立10个“上海法院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发布工作室管理办法,并向10名工作室带头人以及18位司法警务工作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颁发了证书、聘书。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司法警察管理局副局长马虹,上海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谭滨出席会议。

人才工作室如何筑好人才“蓄水池”、孵化新时代司法警务人才?在选拔机制、培养方向都有哪些特色?

执法规范、警组战术……10个特色工作室绘就人才培养“新蓝图”

何为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这是上海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基层实践,是司法警察总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高院关于人才队伍建设部署要求的创新举措,工作室不仅担负着挖掘、培养司法警务人才的重要任务,还将围绕司法警务难点、热点问题组织调研及提出对策建议,开展相关领域前瞻性研究,并协助开展司法警务专项工作。

记者获悉,10个工作室统一以“带头人姓名+研究方向+工作室”命名,以带头人所在法院警队为基础,面向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部门招募选拔成员。组建工作得到了全市法院司法警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首批共招募三级法院共131名司法警察。工作室的成立,将构建以带头人为“头雁”示范引领,以工作室成员为“群雁”智力赋能,以全市法院司法警察为“众雁”跟进齐飞的人才培养“雁阵”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10个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推进司法警察工作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内容覆盖了司法警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思政教育、党建创新、文化培育、执法规范、数字警务、一体化训练、警组战术、警用装备、机关安保、警务管理等内容,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

记者发现,在具体培养方向上,“课程”设置同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经验共提升。例如“执法规范工作室”,不仅培养司法警察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还要抓好理论学习“课堂”,要求研究常见执法勤务规范流程和操作标准,研究司法警察强制措施提请权相关问题。在“警组战术工作室”,除了要求司法警察研究警组处置战术战法和常见突发警情处置战术战法,还明确开发模拟警情的实战实训课程,总结提炼实战处置要素和方法。

在选拔机制和考核考评层面,人才工作室同样做到了高标准、严把关。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周期。由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各工作室开展实绩考核和成果验收。工作室带头人也并非一成不变,每3年10位带头人都将接受综合评估,根据胜任力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此外,人才工作室也组建了强大的“智库”支持,聘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西安司法警察分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开放大学的18位专家教授担任工作室智库专家,为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项目攻关、人才培养等提供指导和帮助。人才工作室还将加强跨省市、跨行业学习交流。

专项活动、课题研究、定期培训、考核评估……上海法院司法警察人才培养的“新蓝图”正徐徐绘就。

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孵化器”

他们有话要说……

对于如何当好“头雁”的表率作用,几位人才工作室的带头人充满干劲。

“工作室的培养是‘点’的凝聚,团队引领是‘线’的延伸,共享智慧是‘面’的辐射。”在“文化培育工作室”带头人、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颜娉婷看来,“点”“线”“面”结合才能使工作室成为司法警察优质人才的孵化基地,提升司法警察队伍核心战斗力。

上海市“执法规范工作室”带头人、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张亢则分享了工作室人才培养的设想,他表示,希望通过深入调研,细化司法警察在办理司法制裁案件中的流程,厘清司法警察的执法权限。

“数字警务工作室”带头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陈玮斌表示,为推进司法警务全方位智能化转型和现代化构建,工作室将把各级警队的管理经验通过技术应用转化为智能化的管理数据模型。

智库专家们也表达了对人才工作室的期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职业风险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石斌表示,本次成立的10个人才工作室均是面向警务一线,并涵盖了司法警务重点领域。“作为特聘专家,我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工作室建设发展出谋献策,积极协助推进专题研究和人才培养。”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副主任、教授韩艳则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更加凸显了法院与院校间的产教融合,期待在课题研究、专业培训、师资交流、学生实践锻炼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管理系副主任、教授贡太雷也对上海法院司法警务人才建设的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十个人才工作室横向贯通新时代司法警务建设全要素,纵向打通全市法院各警队,既发挥各工作室特色优势,又同步推进工作室专业成果在全市警队实时效能转化。”

人才工作室的建立拓宽了警务人才培养机制的广度和深度,对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司法警察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据悉,下一步,就推动司法警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司法警察队伍人才工作将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立足司法警察主责主业,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案件写真 B0310个司法警务人才工作室成立 2023-05-10 2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