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在华东政法大学揭牌

打造侨益保护的高端涉外法治智库

本文字数:890

□见习记者  朱非

本报讯5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侨联权益保护部和华东政法大学共建的全国首家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基地将致力于打造侨益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高端涉外法治智库。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在致辞中表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要立足实践,提供高质量的侨务法治服务,紧密对接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实践需求,着眼侨务法治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性的建议,为政府决策和制度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二要培养人才,不断彰显基地贡献度。侨益保护研究基地既要发掘吸纳人才,更要锻炼造就人才。此外,要力图通过政府决策咨询、实务问题研究等平台,培养侨务法治研究领域的专门系统人才,为侨务法治事业发展积蓄力量。三要深化交流,搭建华侨华人法律人才合作平台。要通过基地的建设,架起全球各地侨胞中法律人才的桥梁,为海内外侨胞提供法律信息和咨询服务,构建“一带一路”法律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唐波介绍了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筹备工作情况,基地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华东政法大学共建的非营利性科研智库交流机构,将着眼两个目标建设:一是立足中国法治建设目标和维护侨益实践需求,集中开展维护侨益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研究,打造侨益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高端涉外法治智库。二是做好侨益保护理论和制度研究,总结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经验,探索创新路径与方法,做好线上调解、跨境调解、中国法律域外适用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为探索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创新中心。

基地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做好服务侨益保护工作实践、破解侨益保护难点问题、推动侨益保护研究、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成效评估、支持学校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等内容。基地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提出的侨务工作中的实践需求,以讲坛、论坛、咨询、建议、论证、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研究与交流,并转化为出版著作、文集、理论文章、智库专报等工作成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打造侨益保护的高端涉外法治智库 2023-05-10 2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