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在持续打击整治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场馆门票违法犯罪,快查快处各类票务“黄牛”线索的同时,将开展票务市场相关立法调研工作,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票务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市本次“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美好生活”。记者了解到,随着博物馆的红火,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性场馆门票的“黄牛”也日益活跃。记者从近期市文旅局对市人大代表的回复中获悉,本市在持续打击整治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场馆门票违法犯罪,快查快处各类票务“黄牛”线索的同时,将开展票务市场相关立法调研工作,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票务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莲华指出,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公益文化科普场馆一直都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城市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但在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性场馆门票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场馆正常的运行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上海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场馆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收费场馆也以公益性低票价对公众开放。随着公众对优秀公共服务设施的追捧,许多博物馆的观众增量达到免费开放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部分热门博物馆门票一票难求,一些场馆门票一上线就出现“秒杀”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性场馆门票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场馆正常的运行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文旅局表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设施。“黄牛”拿着公共权益做交易、做生意,这不仅侵害了公共利益,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市文旅局将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公安局持续打击整治违规倒卖博物馆等公益场馆门票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市文旅局建议相关博物馆等公益性场馆进一步建设完善“购票系统”,适当增加参观门票、批次等数量,提升票务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正规途径购票,最大限度缓解门票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持续挤压票务“黄牛”生存空间。该局将会指导相关博物馆增加门票预约的透明度,实时显示票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规定同一账号或同一身份证号每个月限定购票数量;单一用户在某段时间内访问频次超过某个量值时,系统自动对其拦截并阻断访问;对出现不正常购票行为的账号,暂停其购票资格。同时,采用智能验证码进行验证等技术手段,防止黄牛通过外挂软件抢票下单。同时改进出票系统,门票预约一旦完成,参观人的个人信息立即显示在票面上,入馆时需要人、证、票合一,方可进入(与火车票类似);对于使用身份证或电子门票的场馆推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延长预约周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门票的供应量。
市文旅局与市公安局将加大网络巡查力度,快查快处各类票务“黄牛”线索,切实维护场馆及周边秩序。同时调查博物馆可能会出现内部交易的部门,必要时由司法部门介入。属地公安派出所将加强对场馆及周边区域的巡逻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市文旅局将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公安局做好票务市场相关立法调研工作,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票务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价格法律法规并未禁止经营者在开展网络代拍门票服务的过程中收取相关服务费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依法对其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违法价格行为进行查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