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庭审

冒充主管向同事借钱后离职跑路

男子犯诈骗罪获刑

本文字数:681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蒋芸芬

本报讯  曾某仿冒上级主管的微信账号,再向平级同事借钱,并以主管口吻声称以后会多多“关照”对方,钱到手后立马离职……近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曾某提起公诉。区法院一审判决曾某犯诈骗罪并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处罚金2000元。

2021年10月,小夏入职一家公司并认识了同事曾某。相识一周后,曾某向小夏提出了借一万块钱的请求。小夏婉言拒绝。过了一会儿,曾某将一个名叫“真诚待人”的微信名片推给了小夏,说是公司的主管赵经理有事找他。

小夏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说自己正在打牌,要找小夏借5000元,只要小夏肯借给他,以后他一定会在工作中好好关照小夏。于是,小夏向对方发来的收款码转了5000元。可是,由于收款码异常,该收款码无法正常收款,对方便要求小夏通过曾某中转一下。小夏便依言照做。

当晚,“赵经理”又向小夏借钱,于是,小夏又找他人凑了共计近2万元,转借给“赵经理”,这笔钱款同样由曾某帮忙转账。后来小夏向赵经理讨钱,可赵经理却矢口否认。小夏出示了自己和赵经理在微信上的聊天记录,赵经理却说这个“真诚待人”根本不是自己的微信号。他立刻去找曾某对质,却得知曾某已于前几天离职,离职的日子正是小夏向他求助后的第二天。此后,小夏又辗转找到了曾某,曾某这才承认钱都进了他的口袋。小夏最终选择了报警。

经审查,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该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曾某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郑某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B08冒充主管向同事借钱后离职跑路 2023-05-19 2 2023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