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备受鼓舞,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收到回信,我们特别激动,感觉好像又回到五年前,在现场聆听总书记教导时候的场景。这也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一个动力,继续践行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环保新时尚。”垃圾分类志愿者、嘉兴路街道瑞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表示。“我们将牢记嘱托,推动垃圾分类进一步精细化,进一步实现垃圾减量化工作。”垃圾分类志愿者、嘉兴路街道市容管理所负责人丁杰说。
同时,志愿者们也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当前也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源头管理仍需加强,干湿混投有一定程度回潮等,这些都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做宣传、动员,营造更好的社区垃圾分类氛围,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垃圾分类志愿者、嘉兴路街道新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晶表示。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近4年,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上海的新时尚。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4年来,上海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四分类”垃圾“三增一减”趋于稳定,生活垃圾实现全量无害化处理,回收利用率达到42%。今年,上海将在源头投放管理上将优化“一小区一方案”,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完成500个标准化生活垃圾房改造。
目前,本市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日均2吨左右,“四分类”垃圾“三增一减”即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减少趋于稳定。
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城市管理执法人员8.5万人次,开展执法检查4.3万次。其间共检查8.8万家次小店小铺、餐饮企业、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交通枢纽等各类场所单位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检查1019家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检查427家次大型中转和末端处置企业;共教育劝阻相对人2.1万起,责令当事人整改12627起。共依法查处生活垃圾不分类案件9821起,其中查处社区居民个人混投、乱扔生活垃圾案件1318起,以良好执法实效引领全社会践行“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理念。
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齐玉梅介绍,针对部分区域道路废物箱不足的问题,上海将科学合理配置废物箱。“我们制定了《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2023版)》,后续将按照与市民出行路径相匹配、与人流密度相匹配、与精细化管理相匹配的原则,动态优化调整全市废物箱配置数量,比如要求每座公交站台都要设置一处废物箱等等。”
而针对居住区误时投放点管理不善等问题,上海还将优化“一小区一方案”,改善投放环境。据悉,下一步,市房管局和市绿化市容局也将加强对各区和属地街镇指导,对小区业主确有延时投放管理需求的,引导业主大会就相关事项进行表决,物业服务企业配合业委会做好延时投放管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