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施行近4周年,今年以来,以“固实效、强体系、创精品”为主线,黄浦在不断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效应,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五大短板”开展五类专项行动,提出了“确保居住区、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等目标。
最近,五里桥街道的春江小区在区绿容局的指导下,在美丽家园建设中对小区垃圾箱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利用在垃圾箱周边房布置智能摄像头,建立基于数字模型,对小区内垃圾厢房进行分类管理,智能识别小区垃圾箱房落袋垃圾及消防安全隐患情况。一旦发生垃圾落袋、火灾隐患等,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迅速处理,并与街道级城运中心系统对接,完善垃圾投放提示、周边散落垃圾预警、垃圾回收统计等功能,让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更精准、更智能。
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今年正在推行的上海市可回收物中转站新标准,五里桥街道对可回收物中转站进行了硬件、管理等各方面的提升。可回收物中转站是街道全程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可回收物两网融合的重要一环,日常分类中的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以及低价值可回收物(例如常见的泡沫)等实现了从收集、存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让资源再利用实现最大化。
今年,黄浦正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五大短板”开展五类专项行动,清除不达标点位的“拔点攻坚行动”、整治小包垃圾的“洁净家园行动”、提供便民服务的“资源回收行动”、提升街区环境的“城市清洁行动”、增强治理能力的“实效培训行动”,确保居住区、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源头减量率达到4%,争创20个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让全区垃圾分类实效更显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