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如何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之力”

市人大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

本文字数:1605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实习生  陈科扬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6月2日,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前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进行调研,并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代表座谈会。代表们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就科创、乡村振兴如何在新赛道上“加速”发表了真知灼见。

实地调研,零距离体验数字转型

“浦江奔流,数启未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是本市数字生活建设的浓缩体现,也是当日活动的第一站。跟随代表们的脚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光学平板透镜,利用光场重构原理,无需任何介质,便能在空气中投影出全息影像;运用大数据的“换届选举云平台”,通过可视化实时动态显示选举全流程,并提供数据支撑,用数字赋能助力民主选举……现场,代表们坐上数字化飞行训练模拟器,踏入智能出租车呼叫电话亭,通过零距离的接触体验,积极了解了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深入感受了数字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篇章。据悉,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通过系统展示各行业企业、相关单位、各区、示范园区的特色实践,总结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以引导全社会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之都”。活动现场,代表们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互相交流意见,对部分发展成果表达了肯定。

“冷思考”迎接新的科创挑战

随后,代表们齐聚会议室,参加“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座谈会。市人大代表围绕本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从各行各业的实际经验出发,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根据“十四五”的相关规划,目前的发展仍有哪些短板,如何更好地发挥上海的优势?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许丽萍冷静地指出了她观察到的两个“差异”:科技成果硕果累累与卡脖子技术问题依然突出的差异,与上海综合实力优异但部分专业细分领域实力欠缺的差异,她指出,“目前的形势依然是严峻的”。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顾伦也结合漕河泾开发形势讲道:“从今年的形势来看,技术的迭代速度非常快,特别是ChatGPT出现之后,我们感受到园区内的企业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都非常焦虑。”

因此,许丽萍明确了目前的重点与态度,她表示:“补短板将是我们下个阶段的重点”“中期评估的科技创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冷思考’。”顾伦也强调应加大科创资源与中小企业的对接,而下一步,“根据十四五规划,我们考虑进一步加大科创协作,形成项目基地、基金园区的矩阵模型,推动科技产业的升级。”

乡村振兴不应“靠面子”,而应“靠机制”

座谈会现场,代表们围绕不同行业现实情况发表了看法,内容涉及科研、交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其中,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书记沈文表达了对农业发展的担忧,他指出“我们现在走的路还是石油化工型的现代农业。”他认为上海的生态型资源循环型农业如果不走在前列,是没有竞争力的,“现在有的农业项目都是‘靠面子’,不是‘靠机制’,看的都是‘产量’,不是‘质量’。”

针对上海本地的农业特色,他也提出了农业改良的建议,他认为,项目的考核不应只着重产量,并且,要加大对资源消化资源发展方面效率较高的农产品的供给,经审查考核认为总方向是对的路线就支持,有争议的做点实验做点调研,再提供点状的政策支持。

在听完人大代表们的发言后,与会的政府部门代表认为,人大的监督对完成“十四五”的重大任务具有重要帮助,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表示,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大,许多产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十四五”指标仍在可控范围内,“要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体系,打赢产业技术再造攻坚战,突破卡脖子环节”“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乘胜追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如何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之力” 2023-06-07 2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