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让他们老有所依

本文字数:4294

贰柒 制图

口述:慧云  整理:林可依

慧云自从和先生结婚后,从未和公婆一起生活过。如今自己年过半百,公婆也都成为了耄耋老人。先生不放心老人独自居住,想把他们接来一起住。善良的慧云也答应了。但是真正生活在一起之后,她才发现和老人同住有诸多不便之处。她也曾有过瞬间的厌烦,甚至逃避过。但最终公婆的举动让她明白,陪伴其实是相互的。不仅仅是他们在陪伴、照顾老人,反过来,老人也在陪伴、治愈他们。这双向奔赴的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年过半百,我才开启和公婆同住的模式

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老了老了还要和公婆住在一起。我和先生结婚快30年了,从刚结婚开始我们就是二人世界。后来有了女儿就成了三口之家。虽然开始时的居住条件很简陋,只是一间“老破小”,但我觉得很幸福了。没有婆媳矛盾,也没有代沟问题,因为距离产生美,我和公婆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融洽。公婆都是当老师的,因此也特别开明讲理,他们从来不会干涉我们小两口的生活,更不会对我们的家事指手画脚,随便发表意见,因此婚后这么多年我一直都过得无拘无束,很是自由。

我从没想过和公婆一起居住,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同居”关系,所以当先生忽然提出想把公婆接来和我们一起住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懵的。

那天,先生独自去探望父母回来后,便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感觉到他的不对劲,我问他是否发生了什么事。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开了口:“今天我去看爸妈,发现他们吃得实在太简单了。就一点泡饭加酱菜,要是总这么下去,我真担心他们营养不够。而且我爸上次又腔梗过,我担心,我们不在他们身边,两个老的总这样下去会不会有事儿……”先生话虽没有说完,但我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不放心两位老人自己住,担心他们年纪越来越大,照顾自己力不从心,万一哪天有个闪失。虽然理解他的想法,但我也不是没有顾虑,这么多年我从未和公婆一起生活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磨合。何况,家里忽然多了两个老人,也就意味着要突然多出许多家务事来,而且他们年龄大了身体都不好,平时肯定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这些都要牵扯到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见我沉默不语,先生也沉默了。看着他一脸无奈的表情,我又有些不忍心了。我想了想:“实在不放心,你就把他们接过来吧。有我们在身边照顾,他们的生活质量一定会好很多。”先生点点头,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里有欣慰,也有感激。

和公婆同住,千万不能“嫌弃”他们

公婆到家的第一天,我特意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以示欢迎。看到这么多菜,公公连声夸赞:“太丰盛了,一看就色香味俱全,味道肯定很好。慧云辛苦了。”我以为他只是出于礼貌说几句好听的,没想到,吃饭的时候老爷子竟如风卷残云一般,呼啦呼啦吃了好多,吃完一碗饭还意犹未尽,又让我给他添了一碗。

当他放下碗时,更是发出了一句感慨:“今天总算吃饱了。平时在家里,你妈都不怎么做菜,老是下面条给我吃,吃得我都厌了。”婆婆斜睨了他一眼:“年纪大了吃得清淡点好。”公公苦笑了一下,我的心里不由一动。联想到先生上次说的老两口在家吃泡饭和酱菜的事,我又有点难受。婆婆本来就不擅长厨艺,加上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精力去做菜了。平时两个人都是能简单就简单,吃饭完全不是享受,只是应付。长此以往,肯定营养跟不上,更不利于身体健康。说起来,还是我们原来对他们关心得太少了。只能等以后的日子我多做点好吃的来弥补他们。

我本以为把公婆接来,给他们多做点好吃的就是最主要的任务。可没想到,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我。

那天,先生从卫生间出来,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我还没来得及问他怎么回事,他已经嘟哝开了:“我爸也真是,上个洗手间怎么把地上弄得那么脏?”这时,婆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听到先生的话,赶紧站了起来。“这个老头子,年纪大了就变得邋里邋遢的,一点不注意。别着急儿子,我去擦。”我本想阻拦,说:“妈,让我来。”但再一想,还是咽了下去。我知道婆婆是个好面子也要强的人,如果我硬要帮她做这事,一定会让她感觉特别难堪,还不如就让她自己去收拾。

我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先生。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口不择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等到婆婆从洗手间出来时,我立刻朝她走去,挽着她的胳膊,笑嘻嘻地说:“妈,您看您这儿子作不作?我就没见过他这样的,比女同志还洁癖。您不知道,你们没来的时候呀,他也整天嫌我这嫌我那的,这下好了,您也看到了吧?这可不是我瞎说他。”先生站在一边傻笑,婆婆则仿佛松了一口气:“原来他平时也说你啊?”“可不是。”我点点头:“就他干净。以后我们都不和他过了,让他自己孤家寡人地过。”听我半是撒娇半是埋怨的口气,婆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我脸上也笑着,心里却悄悄地放下了一块石头。本来会让公公婆婆难堪的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了。

晚上,关上卧室门,我悄悄地把先生批评了一通。我让他以后说话千万注意,老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他们现在住在我们家,肯定内心会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他们想法很多。

其实我平时也特别爱干净,自从公婆来了后,确实在卫生打扫上给我增添了许多麻烦。但是,他们老了,有时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公公,在个人卫生上难免会有一点瑕疵,这也是大部分老年男性的通病,我们不能苛责他。听了我的劝解,先生一边点头,一边和我开玩笑:“你真是个好儿媳,比我这个当儿子的还贴心。”我只是笑笑,既然已经把老人接来了,自然就得多为他们着想,不然不是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对老人不仅要生活上关心,还要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

和两位老人住在一起,不仅生活上要把他们照顾好,更重要的一点是精神上的呵护。老两口都是教师出身,公公退休前还是学校领导。因此,让他们天天坐在家里“混吃等死”显然是不行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需要,也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和我们合住,在我们小辈面前,他们更不愿意成为一无用处的“累赘”。这一点,我很清楚。

因此,我想方设法地要给公婆找点事做做,让他们感觉自己对这个家还是有用的。

婆婆虽然不擅长家务,但是物理老师出身的她,脑瓜子特别好使,思路清晰,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特别强。虽然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可手机玩得特别溜。

我们小区里有家社区菜店,可以网上下单,店主按菜单配好之后到时去取就行了。于是我便把买菜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婆婆。眼看自己也能发挥余热,婆婆特别高兴,每天一丝不苟地按照我指定的菜谱在手机上精心挑选下单后,再把菜从菜店取回来。每天我下班回到家,婆婆早就把所有的荤素菜肴都挑拣、清洗干净,我回到家,只要开油锅,直接做就成了。大大节约了我前期准备的时间。我把婆婆一顿猛夸,婆婆自然喜不自禁,心情大好。

看婆婆如此,公公也有些坐不住了,也跃跃欲试地想要干点什么。不过,公公退休前整天忙着工作,对家务一窍不通。何况身体也不太好,我也不敢让他太劳累。思来想去,我把家里的花花草草都交给了公公打理,让他每天给花浇浇水,偶尔松个土、施个肥。本来只是哄哄他,让他打发打发时间,没想到公公还真当回事儿,也许是太认真了,水浇得太多,竟硬生生地把几盆花给浇死了。虽然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还是有些心疼的。也不知公公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还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使然,他竟开始悄悄地学起了养花知识。他让婆婆教会了他手机上网查资料,每天抽出很多时间专门用来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家里的花草还真被公公越养越好。这一下公公更有兴致了,自己又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大堆的盆花回来,把阳台装点得热热闹闹,非常漂亮。那天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琳琅满目的花草,不禁脱口而出:“真漂亮。”公公立刻得意地唆了婆婆一眼,那意思仿佛是说:“怎么样,我不比你差吧?”

我们陪伴了他们,他们也治愈了我们

虽然和公婆的关系磨合得越来越好,可说实话,除了照顾先生、女儿,还要照顾两个老人,自己还要上班工作,有时候我也觉得很累,心里难免有点怨气。时间久了,心里还是有点小憋屈的。

那天一大早,先生就告诉我晚上要出去和大学同学聚会,女儿也说和闺蜜约好了要一起去看电影。我心里瞬间就觉得有些委屈:你们都出去happy了,我上了一天班回来还要辛辛苦苦做饭照顾两个老的,凭什么呢?

到了下班时间,我真是不愿意回去,灵机一动,给婆婆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晚上要加班,不回家吃晚饭了。“实在不行,你们老两口就自己点个外卖吧。”我知道婆婆会通过手机点外卖,这样我也算帮他们把晚饭安排好了。

然后我就去了商业中心逛街。先到餐厅美美地吃了一份海鲜意面,再来了一份餐后甜品和一杯咖啡,坐在临街的窗边边吃边看看风景,真是说不出的惬意。印象中自己似乎已经很久没享受过这份独处的快乐了。吃饱喝足,我开始逛街,顺手给自己买了两件当季新衣。

晚上回到家已经挺晚了,没想到平时都习惯早睡的公公婆婆居然还没睡。我正疑惑着,婆婆笑容满面地对我说:“怕你加班晚了没吃饭,我就给你留了点饭和菜。你快洗洗手歇歇,我去给你把菜热热。”我愣住了:“妈,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菜了?”婆婆不好意思地笑笑:“天天看你做,多少总学了一点。但味道肯定没你做得好,你可别嫌弃啊。”

等婆婆把菜端上来,我一看,咕咾肉、芹菜炒香干、丝瓜蛋汤。看得出,婆婆是花了心思的。再看看客厅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已经打起了瞌睡的公公,我的眼睛忽然一热。原来他也是担心我回来晚了,特意在等我呢。

“好吃吗?”面对着婆婆期待的目光,我连连点头。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其实并不是我们让老人有了依靠,而是老人治愈了我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天伦之乐。这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手记>>>

爱是一场双向奔赴

无疑,慧云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自己也年过半百,但面对年老体弱、独立生活较为困难的公婆,她还是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

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有磕磕绊绊,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老父亲不良卫生习惯的“嫌弃”,慧云却并不嫌弃,反过来还劝慰先生,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伤了老人的心。她不但在生活上关心老人,更是细致入微地考虑到老人精神上的需求,为老人“布置”工作,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能考虑地这样周到,不得不说慧云真是个好儿媳。

慧云是个好儿媳,与之对应的是,公婆也都是善良、明理的老人。他们以前从不干涉小两口的生活,住到一起之后也十分“知趣”。努力使自己不成为闲人,成为对家庭有用的人。尤其是当他们在慧云“加班”时,老两口不仅强忍睡意一起等她下班回家,还用并不娴熟的厨艺为她准备好了晚饭。看到这一幕,不得不令人感慨,老人的爱是多么质朴而真诚。

都说最好的爱是双向奔赴,慧云和公婆之间就是这样的双向奔赴。所以他们的幸福也是必然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让他们老有所依 2023-06-07 2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