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在上海市杨浦区建筑业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高健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份重大工程和房地产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旁边手写着项目的进度目标和前期手续办理情况,每周他都会抽空拿出清单,利用网上系统逐个对照,发现有进度滞后时马上电话联系企业经办人,询问存在的问题,想办法给出解决路径或合理化建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盘’项目,反复琢磨才能见到效果”。
高健就像是杨浦区建管委的“首席服务员”,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他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线上咨询服务工作机制,依托一网通办平台,真正实现“不见面、零跑动、无纸化”审批;同时他也善于主动跨前、部门协同,强化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服务,第一时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零跑动、不见面”
构建全过程审批服务新模式
2018年,上海市开始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刚刚调任市场服务部部长的高健,敏锐地感到此次改革将对今后的建设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凭借十年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经验,他带领部门同志深学研磨,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提早了解改革方向;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学习、研究操作路径,排摸试点项目,加快推进改革举措在杨浦落地见效。
六年来,依托上海市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现已形成“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完成、一次发证”的工作模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杨浦区在率先贯彻落实“规定动作”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探索自选动作。
为进一步提高办事便捷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高健带领部门同志,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了“管理系统+咨询电话+微信网络”的全流程线上咨询服务工作机制。企业办事人员只要在管理系统完成项目信息报送或拨打过咨询电话,均纳入线上咨询服务范围,无需再跑线下实体窗口,真正实现“不见面、零跑动、无纸化”审批。2022年共完成施工许可204张,截至2023年4月底,已完成施工许可69张。
很多企业电话咨询后,提出要带纸质资料或图纸到窗口来咨询,高健总是说“您加我微信,拍照片发我就行,不需要跑过来”;系统填报或操作中碰到问题,他总是说“您截屏发我看下”;问题咨询结束之后,“有问题随时联系我”成为他的另一个口头禅。所以很多装修项目一直到工程竣工,也没有和他见过面,真正成了“网友”;有些在其他区的项目碰到问题,也会来电话或微信咨询,他每次都热情接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会把后面可能碰到的问题一一提醒。
主动对接、部门协同
全心全意服务重点企业
2022年6月,杨浦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探索创新服务体系,打造“首席服务员”企业服务品牌,加强跨系统、跨部门联动,真正成为企业的贴心人、守护人、合伙人。
作为杨浦建管委“首席服务员”,高健同志主动对接区投促办、区重大办、区房管局,第一时间了解并跟踪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重大工程和房地产投资项目,先后为美团、得物、哔哩哔哩、字节跳动、平安好医、叠纸网络、纬景储能、东海风电等数十家重点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同时,会同区发改委、区统计局,对接联系区内建筑业头部企业,了解其经营状况,先后为申远建筑、公路桥梁、瓯洋电力、基础公司、罗曼照明等数十家企业协调解决遇到困难问题,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中建三局上海有限公司于2022年搬迁至杨浦,位于杨浦滨江山金大厦的新办公地急需装修,高健获悉后,马上联系企业经办人,全程指导协助办理施工许可证,企业在2023年元旦如期入驻。因发展需要,企业计划扩充人员后申请增加三项资质。高健在对接服务中,发现企业现有人员已经满足其中一项资质的申请条件,随即提出并帮助企业在2023年3月取得该项资质,为企业拓展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企业感叹:“杨浦的营商环境真的好!政府的服务很贴心!我们要深耕杨浦,在杨浦这片热土上不断发展壮大,为杨浦四高城区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高健是众多杨浦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员”中的一员,平凡但不平庸,他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着汗水、奉献着青春,用时不我待的激情和舍我其谁的魄力,为杨浦的四高城区建设贡献着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