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帮忙“走形式”购房款变借款?

检察监督让恶意虚假诉讼无处遁形

本文字数:1001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陈芬红

本报讯  本以为只是帮忙“走形式”,没想到却背上“百万债务”,还在诉讼中一审败诉。“要不是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甩掉身上莫名的债务,多亏检察机关帮我还原了事实真相!”收到法院的改判文书后,压在李先生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而不久之前,在金山区人民检察院的接待室内,李先生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2014年9月,李先生的朋友王女士通过周某购买了两间商铺,并将购房首付款170万元转账至周某账户。不久之后,因商铺的所有人涉及其他民事纠纷,王女士所要购买的商铺被某地法院查封。得知这一情况,王女士遂联系周某要求退还已支付的170万元购房款。

“现在商铺已经被查封了,购房款不能按正常程序退还,如果你们确定不要商铺,那就找一个中间人,以他向我借款的名义,通过走账退回购房款。”在周某的忽悠下,王女士联系了好友李先生寻求帮助。

“只是帮忙走个形式,又不是真的借钱。”抱着仅仅是帮忙的想法,李先生答应了好友的请求,与周某签订了借条,而王女士则是借款担保人。其后,周某将170万元转账至李先生账户,李先生将钱款转还给了好友王女士。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圆满解决了,可一纸判决书的出现却打乱了李先生的生活……

2017年6月,周某隐瞒真实情况,向法院起诉李先生归还170万元及利息,并主张由王女士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当初签下借条时,借条上清楚注明了李先生是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周某借款,且约定了归还日期,而周某也的确在签订借条后,向李先生账户转款170万元。

庭审当日,李先生和王女士未出庭应诉,经法院依法缺席审理,判决李先生归还周某170万元借款并支付逾期利息,王女士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本以为只是帮忙“走形式”,没想到却背上“百万债务”,不知如何是好的李先生报了警,并来到了金山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事件详细经过,承办检察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核实,依法查明了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隐瞒事实提起诉讼的事实。

2020年11月,经金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0万元。2021年3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同年11月,金山检察院提请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周某诉李先生借款合同案进行抗诉。今年2月,法院裁定撤销原判。至此,困扰李先生多年的“百万债务”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帮忙“走形式”购房款变借款? 2023-06-12 2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