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实习生 陈科扬
通讯员 封叶馨
本报讯 随着2023年高考结束,学生旅游趋热,上海虹桥站人流量明显增多。如何为莘莘学子提供舒心便捷的出行服务?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负责人周绚有妙招。
6月11日,江苏昆山的高三学生小赵与父母乘坐G8385次高铁到达上海虹桥站,准备换乘地铁前往浦东国际机场。周绚得知后,递上一张黄色卡片:“您好,这是换乘服务卡,车站换乘信息都在上面。”小赵发现,卡片大小与手机相近,可以夹放在手机壳内,取用方便且不易丢失。这类彩色卡片共有七种,是周绚结合虹桥站周边地形和旅客需求创新推出的“七色服务卡”,囊括了购票方式、票务处理、周边交通、遗失物品等内容。
“卡片服务”是“心尚”服务工作室暖心服务旅客的小妙招。2017年,“心尚”服务工作室针对重点旅客专门推出“心尚服务卡”。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持有该卡,即有专人带领经便捷通道进站乘车。
来自安徽全椒县的“90后”女孩任芬,因患有多种罕见疾病,经常到上海求医。她出行全靠轮椅,虹桥站为其发放了“心尚服务卡”。从此以后,任芬每次到虹桥站都有周绚的陪伴。
6年来,任芬往来上海虹桥站30多次,每次周绚都陪她说话聊天、加油打气。两人早已成为好朋友,常常联系问候彼此。每逢春节,周绚将车站定制玩偶邮寄给任芬,送去新春祝福。经过多年治疗,任芬身体逐渐好转,周绚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随着“心尚”服务方式升级,现在任芬可以通过微信提交出行需求,但依然珍藏着“心尚服务卡”。
家住上海宝山区的曹启英老人今年84岁,打算乘坐高铁回老家贵阳一趟。为此,她提前到虹桥站踩点购票。
工作室设立了“银发服务慢窗口”,周绚发现,每天这里接待的“脱网旅客”有九成是70岁以上老人。她为前来问询的老人现场注册“12306”APP账号,耐心讲解购票流程。这时小卡片再次登场——为了防止老人忘记账号密码,周绚将其写在定制卡片上,交到老人手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