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去年上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20万件,同比增长17.4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0.9件;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38万件,同比增长10%。昨天,记者从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情况通报会获悉,本市坚持“法治化”原则,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首次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上海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
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介绍,2022年以来,上海以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引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022年,上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20万件,同比增长17.4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5591件,同比增长15.7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0.9件;有效商标注册量242.75万件,同比增长14.66%;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38万件,同比增长10%。上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由2021年第8位上升至第6位(与苏州合并为同一科技集群)。上海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督查激励,连续三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上海首次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上海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全面压实属地责任。市高级法院调整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实现所有区级法院全覆盖。市检察机关推行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同步审查行政执法、刑事追诉和民事追责的工作机制;浦东新区张江地区检察院成为全国首家基层知识产权检察“四合一”专门办案组织(即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四合一专门集中履行)。
本市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2年,上海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22万件,审结4.28万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6.3%。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90件1713人。公安机关侦破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9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00余人,案值35亿元。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文化执法、海关等部门开展一系列执法专项行动,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050件,结案980件,罚没款1147万元;立案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40件,结案2050件。
同时,本市优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和维权援助机制,出台《上海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全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共受理纠纷1.3万余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