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全省各级法院对毒品犯罪案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具有严重情节以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应当判处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范思泓昨天表示。
当天,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法院一年来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开展禁毒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情况。同时,对一批体现依法严惩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件进行发布。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陕西全省法院一审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1084件,一审审结975件。共对1551名被告人作出生效裁判,对其中390名被告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处1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被告人168人,占重刑犯的43.1%。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满德利表示,近年来,全省毒品犯罪呈现出跨省案件多发、新类型毒品犯罪多样化、利用“互联网+物流寄送+电子支付”实施犯罪问题突出等新特点。全省法院针对毒品犯罪新特点,坚决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跨省、大宗、多次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犯罪,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从严惩处涉及新类型毒品、利用新犯罪手段的毒品犯罪。
范思泓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大宗贩卖、运输毒品、多次零包贩卖毒品、涉新型毒品、侵害青少年以及危害农村地区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严惩操纵、经营涉毒活动的黑恶势力、毒黑交织、枪毒合流的制贩毒团伙,深挖涉毒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加大涉毒资产追缴力度,依法惩处涉毒洗钱和窝藏毒赃等下游犯罪,并通过完善审判制度,加大毒品案件调研,加强审判指导工作力度等举措,持续推进毒品案件审判规范化建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