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实习生 陈科扬 通讯员 陆泽昭
本报讯“不要为了满足好奇心去盲目赶时髦,这会加大接触到毒品的风险。”当口味新奇的“电子烟”、包装奇特的“饮料”、五颜六色的“糖果”纷纷呈现在学生面前,殊不知这些靓丽包装下隐藏的竟然都是不同种类的“毒品”。6月25日,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治安支队会同区禁毒办走进淞浦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禁毒课”。在第36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宝山警方走进校园为中学生们普及禁毒知识,将仿真毒品模型向同学们一一展示,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毒品吸食后会带来的生理变化和涉毒犯罪的违法成本,引得现场师生们的阵阵惊叹,纷纷表示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月以来,宝山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及各派出所已先后至辖区20余所学校开展禁毒宣传,通过设置禁毒漫画海报、展示仿真毒品模具、禁毒知识有奖问答,揭开毒品的层层伪装,增强了学校师生们的安全意识。治安支队民警还会同街镇平安办、市场监管理局等单位,深入辖区药房,针对购买“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类药品实名登记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对相关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存储、运输环节也进行了登记检查和安全提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