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本市成片旧改正进入下半场。市人大常委会将于9月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两旧一村”改造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日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两旧一村”改造情况专项监督,预计今年8月形成专项监督调研报告。
据悉,按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计划通过两届政府的努力,完成“两旧一村”改造任务。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2023年实施计划。在旧区改造方面,2023年至2025年计划全面完成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023年计划完成1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4.17万平方米。在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2023年至2025年计划完成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约9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2023年计划完成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约28万平方米(含小梁薄板房屋约1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1.2万平方米(含小梁薄板改造5.88万平方米)。在“城中村”改造方面,2023年至2025年计划安排新启动30个“城中村”项目,改造老旧村(居)民房屋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2023年计划新启动10个改造项目,目前已启动6个。
本市“两旧一村”改造已明确实施路径。旧区改造方面,“一地一策”采取政企合作、区政府单独储备等更新改造方式。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形成项目实施主体确定、组织评估、计划制定、方案编制、协议签订、项目建设等全流程实施路径。“城中村”改造方面,坚持把合作改造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方式,出台了项目认定、实施方案备案、房屋土地征收、合作单位遴选、全过程管理、环境综合整治等6项工作指引,并明确了租赁房配建等操作口径。
据悉,去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完善“两旧一村”改造制度供给,加快推进旧改收尾,为续写成片旧改下半篇文章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加大规划土地支持力度,拓宽增量房源使用用途。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和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等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照《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督促有关部门围绕“两旧一村”改造,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强化攻坚克难,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快提升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市启动了“两旧一村”改造情况专项监督。此次监督调研重点聚焦以下几方面:规划引领。制定实施“两旧一村”专项改造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情况。标准规范完善。建立健全“两旧一村”改造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情况。资金保障。多元投入改造资金,加大“两旧一村”改造的财力保障情况。旧改司法执行新机制运用。积极运用行政司法沟通、项目收尾等法律手段,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情况。历史风貌保护。统筹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加强对历史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更新改造情况。“两旧一村”改造的政策供给创新、社会参与、数字赋能等情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