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不满球馆收费高,家长要求退款

金山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背对背”调解化解消费纠纷

本文字数:2066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金勇

孩子去乒乓球馆训练,家长不满球馆的普通训练方式,想转为一对一的私教课。由于家长认为私教课费用过高,有违市场原则,要求对方退款,却因违约金产生纠纷。

金山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多次“背靠背”的调解,找到让双方实现“共赢”的调解途径,最终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商家的正常利益,成功化解了这起消费纠纷。

不满球馆教学模式

要求退款引发纠纷

杨某为其5岁的女儿在某乒乓球训练馆报名了乒乓球训练课程,当时共支付了培训费5000元。课程上完后,杨某又在该乒乓球馆续费9000元。此后,由于杨某不满该乒乓球馆的训练方式,认为一对多的大课模式无法满足女儿日益精进的乒乓球水平,且训练成果欠佳,要求将余下的课时转为一对一。经沟通,乒乓球馆同意了杨某的要求,但双方之间就私教课的费用产生了矛盾。杨某认为乒乓球馆私教课费用过高,且每个学员之间价格不同,违背了透明化、公平化的市场原则,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但乒乓球馆坚持定价没问题,双方就此引发了多次冲突。由于解决无果,杨某就此次纠纷投诉至金山区消保委,要求乒乓球馆退还尚未上完的课时费。金山区消保委将该消费纠纷委托至金山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员在接手该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杨某了解事实情况。杨某表示,乒乓球馆的团体课费用是90元一节,杨某共续100课时的团体课,目前杨某女儿已上了30节团体课和一节原价280元的私教课,因此乒乓球馆应退其剩余课时费6300元,但乒乓球馆要扣除以9000元计算的10%的手续费。杨某对此不认可,双方产生争议。

调解员询问杨某当时缴费时有无开具增值税发票并签订合同,杨某表示发票开了,合同也签了,但是由于时间久远两份材料均已丢失。调解员随后联系了乒乓球馆,乒乓球馆仍保有当时的合同原件,合同约定如消费者违约,应支付10%的违约金,但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是按退款金额的10%还是总价金额的10%计算。

安抚情绪提出方案

各退一步化解纠纷

了解情况后,调解员向杨某解释,根据《民法典》第57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此次纠纷中,是杨某主动违约,因此杨某理应要承担违约金,又有《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本次纠纷中,乒乓球馆提出10%的违约金也没有超出国家规定,如杨某坚持退费,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损失。鉴于退费这条路行不通,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调解员向杨某提出第二个解决途径,杨某可以将剩余的课时转化为私教课继续上课,而且杨某女儿已在原教练这里学习了一年多,原教练对杨某女儿的练习进度、训练方式更为了解,继续学习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杨某考虑再三后同意了,只是某乒乓球馆的私教课为280元一节,杨某听闻别的家长报私教课为200元一节,也要求也200元来计算私教课。

调解员劝导杨某不要因外界的信息影响自己的判断,可以和乒乓球馆谈一下私教价格。调解员劝说乒乓球馆,杨某毕竟是老客户,愿意续费证明对乒乓球馆的信任,建议在转课时给杨某打一点折扣,算是回馈老客户。经过调解员“背靠背”的多次调解,双方最后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均同意杨某再上26节乒乓私教课。此次调解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经调解员事后回访,双方都对此次调解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对于杨某而言,继续上课能挽回一笔不小的手续费损失,同时杨某女儿可以继续由原本熟悉的教练教导,更有利于杨某女儿提高球技;对于乒乓球馆而言,挽回了一位老客户,也能降低对球馆的不良社会影响。目前,杨某女儿已继续开始上乒乓球课。

【案例点评】

现代社会,由于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加之在各种“内卷”焦虑情绪的影响下,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风险意识薄弱,往往容易跟风消费、冲动消费,对培训机构发布的宣传信息缺乏理性判断,再有部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唯利是图、制造焦虑、贩卖焦虑,掀起“早教热”“培训热”“考证热”,极大地破坏了校外教育培训的消费环境。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侵权多发、消费维权困难等现象屡有发生,培训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与日俱增。调解员在调解该类纠纷时,应以安抚双方情绪为主,再权衡可以让双方实现“共赢”的调解途径,尽量减少损失,以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时,要了解培训机构资质、规模、师资等信息,不轻易相信广告宣传、不盲目跟风。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明确收费标准及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注意保留并收集整理证据材料,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不满球馆收费高,家长要求退款 2023-07-04 2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