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31个应用场景在全市法院推广

上海法院召开“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

本文字数:1221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郭燕

本报讯  近日,上海法院“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上海法院坚持数字赋能,将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案件质量评查中,通过数据筛选、比对、碰撞,实时预警监管漏洞、智能评查案件质量、系统防范差错瑕疵,构建形成“三级联动、一网统管”的审判监督管理大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申报420余个应用场景,其中68个取得了初步成效,31个应用场景在全市法院推广。其中多个应用场景已被嵌入到办案系统中,将关口前移,对案件进行实时监督预警。

“经‘企业注销丧失诉讼主体资格’应用场景的数据模型智能筛查比对,发现您承办的*号案件,当事企业公司已于2023年5月4日核准注销,诉讼主体资格高度存疑……”日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费法官受理了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案子还在审理过程中,手机却突然收到一条上海法院12368平台发来的预警短信。她赶紧复核原被告主体资格,避免出现案件质量瑕疵。“这就是一个数字‘小切口’助力审判质效提升的很好尝试,接下来,我们要推动更多的场景嵌入前端应用。”

会上强调,数字法院建设是司法领域实现全面数字赋能、全程预警监测、保障适法统一、提升司法质效的一场重塑性变革。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关键是要依托大数据,通过抓“个案办理—类案评查—系统治理”的应用场景,推进审判监督管理模式重塑变革,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从“被动纠错”向“主动纠错”转变、从“个案纠错”向“系统防错”转变,以一个应用场景带动一类案件质量提升,以一批应用场景带动一大批案件质量提升,最终促进上海法院审判质效整体提升。

据悉,上海数字法院建设启动以来,全市各法院大力推进,目前,所有法院都实现建模数量破零,绝大多数法院都已有成熟的应用场景在全市推广。推进会上,上海一中院、上海二中院、上海金融法院等12家法院结合各自应用场景的研发目的、具体思路、应用成效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如,针对执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终本”案件财产线索查询难问题,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申报建设“执行终本案件财产查控监管(公积金)”应用模型,对近5年17万多件执行“终本”案件与公积金中心进行数据比对。全市执行条线排查核验后,准备扣划资金686.4万元。

在“职业放贷人的甄别与监督”场景建模中,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深度挖掘近两年内全市法院民间借贷案件数据信息,对职业放贷人“画像”,汇总了一批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单,为探索将场景嵌入全流程办案系统之中发挥预警与监督功能提供了支撑。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根据“信用卡纠纷诉源治理”应用场景,经融合分析发现,此类纠纷存在内部“程序空转”和银行重复发卡两大问题,在提升类案审判质效的同时,助力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推进了诉源治理,等等。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聚焦建设重点、抓好推进落实,全力以赴把上海数字法院建设成为“新时代司法模式变革的上海样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31个应用场景在全市法院推广 2023-07-24 2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