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三无”变身“名牌”,汽车电池藏“隐患”

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案

本文字数:655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刘琦

本报讯  汽车蓄电池是汽车常见易损件,相关产品被包装成假冒品牌后,以假乱真在市场销售从中获取巨大利益。近日,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一个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汽车蓄电池案件。

近期,一知名汽车蓄电池公司收到多名车主反映,自己最近刚刚更换的汽车蓄电池出现故障后,经公司专业检修,发现这些车主的蓄电池并非本公司正品,都是贴上标签的“三无”产品,于是公司立刻向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反映此情况。经侦支队会同陆家嘴公安处和洋泾派出所开展侦破工作,发现这些“三无”产品都源自一个微信朋友圈。

今年7月28日,民警在松江区一仓库内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此时王某正忙着往“三无”汽车蓄电池上贴标签。民警当场查获待销售的假冒知名品牌各类型号汽车蓄电池200余只、假冒品牌标贴纸5000余张。

到案后,王某对自己的作案行为供认不讳,他表示自己原本是卖自主品牌汽车蓄电池的,但是生意一直不好。由于很多车主都青睐名牌蓄电池,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王某自2022年12月从外省市购买“三无”品牌汽车蓄电池,再购买假冒品牌贴纸和包装纸箱。自己开起小作坊,悄悄在仓库内把品牌标签粘贴到“三无”汽车蓄电池上包装成盒,利用线上微信朋友圈、零售等途径对外销售。

经民警调查得知,卖一块假冒的品牌蓄电池比正品的蓄电池利润可多出25%,王某售卖假冒注册商标产品,涉案金额超20万元。现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浦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警方正对“三无”汽车蓄电池及假冒贴纸包装箱来源进一步开展追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三无”变身“名牌”,汽车电池藏“隐患” 2023-08-14 2 2023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