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良信息”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惊悚、血腥和残忍等使人身心不适,炒作劣迹、绯闻和丑闻等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对个人、社会或国家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网络世界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间。那些网络不良信息对网民的影响极坏,如何规制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的是国外如何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监管。
相比互联网上大量不良信息的传播,相关的法律治理显得有些迟缓而乏力。即使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不少造谣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此外,在不良信息传播方面,一些平台的炒作也有推波助澜的嫌疑。而相关案例已不胜枚举,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领域的一个“毒瘤”,如果不及时整治,一旦造成扩张性消极影响,后果非常严重。
对于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管理,一些网络经营者存在明显失察的情况,而国家有关部门在处理此类不良信息时也存在立法滞后、措施零散、时间滞后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目前的立法也明显欠缺针对制造不良信息的肇事者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制度。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的系统措施,才能避免在应对复杂的不良信息传播问题时捉襟见肘。
目前,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不同状态,各国通过建立专门监管机构、提升技术监管能力、畅通网民沟通渠道和加大违法处罚力度等方式,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规制。我国也必须加大力度,尽早推出相关规制措施,才能让不良信息远离网络。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