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上海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闻、出版、高等学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图书资料、会计、统计、审计、公共法律服务、档案、社会科学研究等11个职称系列评审办法,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至此,上海已累计出台25个职称系列改革办法,完成上海市全系列职称评审标准修订的改革任务。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制度作为科学评价、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挥棒”,是激发广大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
2018年起,上海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畅通晋升渠道、优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现了职称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
上海着力推进评价标准“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破除“唯学历、资历”方面,本轮改革中在职称全部系列都为有真才实学、业绩突出的人才设置了“绿色通道”,可通过同行专家推荐突破学历、资历规定进行申报;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性成果,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并取得突破的青年科技人才,还可不受原职称等级、学历、任职资历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在破除“唯论文”方面,合理设置论文评价权重,例如,在文物博物、图书资料、新闻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逐步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代表性新闻作品、决策咨询报告、展览展示活动方案均可作为评价依据。
在破除“唯奖项”方面,不把奖项作为申报的限制性条件,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奖项可作为加分项,推行代表作制度,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实际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等情况均可作为职称申报的重要内容。
上海还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即聚焦重点产业“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对上海市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业绩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比照同类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截至2022年,上海市共有约500人通过“直通车”取得高级职称。
此外,在拓展专业覆盖面,进一步畅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申报渠道。本轮改革将中小学教师、工程、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艺美术等13个系列未设置正高级的职称系列全部设置到正高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