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庭审;社会

崇明一合作社大米包装字体侵权?

崇明法院推行“侵权向许可转换”促成原告撤诉

本文字数:1025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高丹

崇明一家合作社的大米包装字体被指侵权,原告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合作社停止侵权并赔偿3万元经济损失。近日,崇明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法院组织多方展开联合调解,运用“侵权向许可转换”审判机制,成功促成被侵权方和侵权方握手言和。

印刷包装袋擅自使用他人字体?

原告某互联网公司获得经过特别设计的“某”“某”“大”“米”四个字的字体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授权作品的许可使用协议、对第三方涉嫌侵权进行公证取证并进行维权。

原告经调查发现,被告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并在其运营的淘宝店铺内销售的一款产品包装袋上的字体与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案涉字体相同。

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在其产品包装袋上使用案涉字体,侵害了原告的著作权,遂起诉。

现场签署许可协议,原告承诺自愿撤诉

上海崇明法院受理该案后,第一时间联合崇明区司法局、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派员组织原、被告到场沟通,听取诉辩意见,查明案件事实。同时依托上海市崇明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中心、上海市崇明区知识产权诉讼调解中心进行调解,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认可某互联网公司享有案涉字体的著作权,承认自身行为构成侵权,并取得了对方谅解,双方还就字体的后续授权使用现场签署了许可协议,某互联网公司承诺自愿撤回起诉。

“法院协同多家单位积极推进双方达成‘侵权转许可’,这在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谢谢多家单位的高效工作,不仅快速解决了本案纠纷,还让我们与被告实现了共赢。”某互联网公司代理人在调解结束后说。

“感谢法院等多家单位的主持协调,一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课。”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感叹,“我方合法取得了原告字体的授权,让我们已经在市场上大量流通的农产品得以继续售卖,避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我们可以继续使用原包装进一步推广产品,打响崇明农产品的品牌和口碑。”

民事侵权向许可转换,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该案也是崇明法院强化能动司法,加强部门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的有益实践。

记者获悉,为有效应对知产案件数量上升态势,2022年8月以来,上海崇明法院积极探索在民事侵权案件中推行“侵权向许可转换”的审判机制。在数起著作权纠纷案中,成功促成被侵权方和侵权方握手言和,并就侵权赔偿和今后作品的合法使用等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庭审;社会 A06崇明一合作社大米包装字体侵权? 2023-09-19 2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