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李响
本报讯“这个盆景里面真的有活的线虫!”“有人养蟑螂作为宠物?”这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观众发出的感叹和疑问。9月21日,上海海关联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展“建设美丽中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上海海关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成果展示”。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层的国门生物安全展厅,澳洲犀牛蟑螂、猴面包果、森林葱蜗牛等一批上海海关近期截获的外来物种标本,连同多幅介绍外来物种入侵和海关查获案例的展板,首次与上海观众见面。
今年,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下,在“国门绿盾”行动和“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无缝衔接开展为期三年的“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专项行动”。强化口岸检疫查验,严防外来物种跨境入侵,全力筑牢国门一线生物安全“防火墙”。上海海关表示,违规进境的“异宠”等外来物种可能会对国家生物安全带来威胁。外来物种一旦发生逃逸或者被遗弃进入当地自然环境,有可能迅速繁殖扩散,威胁或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活动主要介绍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知识,展示上海海关近年来截获的外来物种,倡导建设美丽中国、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理念。观众在惊叹于生物的多样之余,也得知了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给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纷纷表示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上海海关将继续完善、更新相关展示内容,举办国门生物安全开放日活动和主题临展,吸引更多公众了解和参与国门生物安全工作,共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