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葛一瑾
本报讯 今年,“智慧养老院”建设首次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规划,普陀区今年已建成3家智慧养老院。
如今的智慧养老院更强调将“智慧”融入养老机构日常管理。依托后台服务系统,院方能了解每一名老人的基本信息、服务需求、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更易于开展“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同时,管理和护理人员能够对床位进行实时监控和老人健康信息动态更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同时,养老机构正依托各类智慧化设备,聚焦实现“无感”服务。各类体态感知、生命体征床垫、防跌倒毫米波雷达等智慧化设备的引入极大减少了老人的不适,无需佩戴电极、无需额外负重,老人的舒适感进一步提高。
在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长者健康管理方面,三家养老院均在探索数字赋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新路径,通过“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服务模式,打通院内到院外、线上和线下便捷就医的关键节点,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实现老人“无感就医”。
普陀区民政局表示,智慧只是手段,养老才是核心。普陀区民政局将持续抓好智慧养老院建设,激活数字技术赋能养老服务的独特优势,托举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