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司法局近日出台《北京市律师行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七个方面三十项主要任务措施,列出十九项主要工作指标。比如,在行业业务收入方面,力争在2025年突破400亿元,纳税总额突破50亿元。
加强行业政治建设
《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加强律师行业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始终摆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首位,保持律师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分级分批对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骨干党员律师开展政治轮训。
二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培训的主课、首课和必修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三是响应和落实司法部党组提出的“五点希望”,持续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决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和侵蚀。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提升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质量方面,一是健全党建工作领导体制,上级党组织加强对下级律师行业党组织的工作指导,推动具备条件的区律师行业和律师事务所建立团组织。
二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建进章程”,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四同步”要求和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
三是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符合条件的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做实“以大代小”“以强带弱”,推行选派联合党支部书记,加强联合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联络员队伍,织严织密党建工作网络。
四是加强律师行业统战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列名联系制度,推动在符合条件的区、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建立律师行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最大程度地团结凝聚党外律师。
计划到2025年,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率95%,独立党组织对有党员律师事务所的覆盖率达到35%;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律师事务所专职党务工作者配备率达到100%。
加强数智化建设
推动律师行业健康发展方面,一是优化“两结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效能。
二是落实司法部部署,建立健全律师行业帮扶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建立律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和专业评价指标。
三是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法律服务、行业贡献、社会责任等律师事务所品牌和专业技能、法律服务、公益服务、参政议政等律师品牌。
四是推进“智慧律师”建设。按照司法部部署推进律师执业证电子证照应用,对律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鼓励支持律师事务所加强数智化建设。
五是组织引导律师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六是加快发展涉外律师法律服务,加强涉外律师队伍建设,支持律师事务所开设分支机构(办事机构)。
到2025年,律师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律师执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贡献度进一步提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到20人,律师行业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纳税总额突破50亿元,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律师事务所和律师。
推动规范创新发展
推动律师事务所规范创新发展方面,一是扶持中小所稳健发展,引导中小所向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大所、强所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促进律师事务所合理布局。
二是支持大中型所向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鼓励规模所做强做优,引领带动律师行业发展。
三是在北京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区域打造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支持推介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等国家级平台。
四是加强律师事务所建设管理,研究制定律师事务所建设指引,完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完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制度。
到2025年,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100名律师以上律师事务所达到80家,境外分支机构达到85家,形成30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涉外示范律师事务所,建设5家以上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
进一步优化结构
建设高质量律师队伍方面,一是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坚持把专业作为律师立身之本,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律师成长成才;分区域、分业务、分领域梯次动态建成律师行业领军人才库、优秀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
二是探索律师事务所设立专职管理合伙人,对有意愿开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或拟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进行开办所前“孵化培育”。
三是优化党员律师培养、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律师争做标杆、争当模范、争做先进。
四是健全完善人才培养选用机制,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入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争取将更多的律师行业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纳入市级、国家级人才库。
到2025年,律师队伍层次、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优势进一步凸显,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行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彰显,律师行业领军人才达到500人左右、优秀人才达到1600人左右、后备人才达到3000人左右。
到2025年,律师执业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步伐加快,律师队伍和律师事务所结构进一步优化,法律职业共同体进一步融合。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实现全覆盖、国有企业公司律师制度应建尽建。(王浩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