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洛忆 整理:一帆
俗话说生命中的贵人,是引为知己的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难得知己。30多年前,当年洛忆只是出身农家的年轻学子,而张诚维主编属于市里的名人,却给予了洛忆家人般的温暖和友谊。
而年长洛忆20多岁的张诚维和他却成了知己,更可贵的是张大哥的才气和人品无可指摘,才华横溢,又是性情中人,豪爽大方,颇有古时的燕赵侠士之风,给洛忆树立了人生中的榜样!
到报社毛遂自荐当送报员
离开大学校园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时发生的许多人和事都渐渐模糊了,但有一个人的名字却始终在我心中萦绕。正巧,今年年初单位派我出差,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河北某市,我对这个城市为何念念不忘?除了我在那儿读过四年大学外,最主要是因为他。
一下火车,我就急不可待地到当年他工作的报社找他,但同事们说他已经退休了,和他失去了联系。只知道他儿子迁居到了广东中山,他和妻子也一起过去了。
我陷入深深自责:当初毕业后应该和他保持联络,也不至于现在音讯皆无。
张诚维,是的,这就是我念念不忘的名字,他不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亲大哥,但我们在四年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之情,生活中、学业上,他总是处处关照我这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学子。
上大一时,我在一份当地的报纸中读到一个招聘启事,说要在我们学校招聘两个大学生作为兼职送报员。我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为我准备的嘛?一来自己可以有一些收入,二来时间比较宽松,三来就是只为我们校园送报纸,熟门熟路。
于是我急忙骑自行车来到了这家报社,找到了负责招聘工作的王老师,我到她办公室时,她正和一位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大哥在谈话,大哥约40岁,个子很高,至少1米85,谈不上多么俊朗,但一看就是个正直爽朗、堂堂正正的热血男子汉。看到他,从小酷爱武侠小说的我突然出现一个滑稽的念头:他简直就是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的现实版呀!
在报社邂逅了我的好大哥
我趁王老师和这位大哥商量事情间隙,忙做了自我介绍和应聘兼职送报员的意愿后,王老师对我介绍,这位大哥叫张诚维,是这家报社的主编。初次见面,张大哥也好像和我挺投缘的,和我聊得很投机,在得知我的经历后,对我很是欣赏。
张大哥是一个矛盾体,别看他是一个外表粗犷的男子汉,实则有着很深厚的文学细胞和底蕴。他是诗人和小说家,出版有六七部诗集、散文和中短篇小说集,在这座城市的文学界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他自重点大学中文科班毕业后当过记者、编辑,在新闻界从业近20年,无论从经验还是实力来说都是很资深的。
从我俩的深谈中,我才得知,张大哥不但在本市新闻界和文学界影响很大,而且他在本市球迷中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他是一位疯狂的足球迷,更是一位有着40多年追星生涯的资深球迷,他从小就热爱足球,在学校里一直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司职球队前腰。他是市里球迷协会的会长,绰号“穆勒”。因为他是德国足球运动员、天才前锋迪特·穆勒的粉丝,所以自己的绰号以偶像的名字命名。
张大哥得知我也是一名球迷时也很高兴,他希望我牵头在我们大学成立一个校园球迷协会,让我担任校球迷协会会长,我们这个未来的校园球迷协会将隶属市球迷协会。我一听很兴奋,我从小就酷爱足球,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担任球队里的前锋。
离开报社时,张大哥拍板任命我为报社的兼职送报员,月薪400元。
回学校后,我立刻就忙开了。在做好送报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发动学校的球迷骨干,和学校进行了沟通,然后等学校批准,贴海报、拟章程、开讨论会、吸收成员等一系列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张大哥一家的照顾温暖我的心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校园球迷协会终于如期成立了。从那以后,我把张大哥当成了大哥,一有什么心事就爱跟他说。他也对我像亲弟弟般的关心,及时疏导了我的困惑和心结。
张大哥在周末还总叫我去他家吃饭,他妻子是一家公司的出纳,对我也相当热情,他儿子叫靖良,当时十多岁,子承父业,从小就被送到一所少年足球学校去踢球。张大哥非常看重我,让靖良向我学习。作为回报,我也义务承担起了辅导靖良功课的任务,但是张大哥和嫂子执意要给我辅导费,我坚决不要,他俩无奈之下,只能时不时地送我一些食品和日用品,算是变相资助我。
张大哥除担任报社主编外,还在业余时间担任市广播电台的兼职主持人,主要主持一档和足球有关的栏目,每周三次,他当时接下这份主持人工作也是因为台长听说他在市球迷协会中的“江湖地位”和能力,更是球迷协会的会长,执意求他当的。
我读大学那几年社会正流行辩论赛,一次张大哥要在他的栏目举办个辩论大赛,给我的任务是找来三名我校大学生,加我这个一辩,组成反方,另外正方四人由他自己在社会上寻找。我立马回学校,发掘口才不错又熟悉足球的同学。那晚“大学生大战社会精英”的辩论大赛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影响,我们大学队顺利夺冠,这次活动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过我在读大三时,发生的那件“强捐”事件使我对张大哥在歉疚的同时又心怀感激。那件事当时是这样的:在大三时,院学生会任命我为系生活部部长,一次院生活部陈部长通知我那周的周五晚上在阶梯教室召开院生活部大会,是关于点亮心愿——援助学校里贫困学生读书的爱心公益活动,他想由我出面邀请张大哥来参加,而且他作为重量级的嘉宾,到时让张大哥发言。毕竟张大哥属于市里名人,而谁都知道我和张大哥交情莫逆。
陈部长既然求到我这儿了,活动又是有意义的公益活动,所以我盛情邀请张大哥来参加,他在电话那头接到我的请求后,犹豫了一下,直言不讳地说:本来那晚他是没空的,因为那晚有甲A比赛,他准备率领30多个骨干球迷到大连去给大连万达助威的,但是我这个弟弟亲自邀请他了,他干脆推了那边的活动。我听了又是好一阵感动。
被人利用,遭遇“强捐”事件
很快到了校生活部召开大会的那晚,陈部长是主持人,张大哥在进行完演讲后会议也到了尾声,哪知这时站在台上的陈部长突然说道:“同学们,张诚维老师不但是市里新闻界的名人,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先行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为他加油!”捧完张大哥后,又问他,“不知道张老师对我们这个公益活动有没有什么表示?准备捐助多少?”
陈部长在台上突然搞出来的这么一出“强捐”事件我和张大哥都大吃一惊,尤其是我。张大哥毕竟经验丰富,他短暂一愣后,看了一眼诧异的我,然后就当众表了态:我个人捐助五千。虽然钱不多,但多少代表了我的心意,算是为咱们贫困学子尽一份绵薄之力吧!他慷慨的举动又博得了台下学生的一片喝彩。
我的内心被内疚所笼罩。当时毕竟是30多年前,张大哥作为主编每月只有1200元工资,嫂子800元还不到,张大哥的父母都是退休老工人,何况他母亲身体又不好。那个年代的5000元可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呀!而陈部长正在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有了市里名人张大哥捐助的这一笔巨款,胜算无疑大了许多。可他这种不事先跟当事人商量就当众“强捐”的不光彩行为,只能说明他的人品有问题。
送张大哥回家的路上,我向他解释自己事先并不知道,张大哥只云淡风轻说了八个字却让我感动得泪水涟涟:“我相信老弟的为人!”
这事发生后不久,有一次我给靖良补习时,靖良无意提了一嘴:“我爸和我妈前一段时间大吵了一架,为的是什么5000千块钱捐助的事……”我听了特别内疚,但张大哥却始终没在我面前提过,为的是不让我羞愧为难。
转眼过了一年多,我离开校园的前一天,张大哥全家特意请我到饭店吃饭,我俩那天喝了很多酒,最后这个铮铮铁骨的大哥哭了,再后来我俩抱头痛哭。一晃30多年了,希望大哥能永远怀揣着对足球和文学的梦想,平安喜乐!
手记>>>
遇到“贵人”当感恩和珍惜
《增广贤文》中有两句话: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这个人情练达的社会中,锦上添花很容易做到,难的是雪中送炭。在你失意的时候,那些不故意疏远你,愿意帮你梳理困境、渡过难关的人,才是你的贵人,值得一辈子去珍惜。
当年,洛忆只是出身农家的年轻学子,而张诚维主编属于市里的名人,却给予了洛忆家人般的温暖和友谊,他们一家人是洛忆生命中的贵人。更可贵的是张大哥的才气和人品无可指摘,颇有古时的燕赵侠士之风,给洛忆树立了人生中的榜样!
发生了校方“强捐”事件后,张大哥无条件地信任洛忆。获得别人的信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那些愿意相信你的人,就值得你倍加珍惜。同样如此,张大哥无条件的信任使洛忆30年后还感激不已。
如果遇到这样的贵人:人生路上,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对你不离不弃,给你家人般的温暖。如此,一定要珍惜,并加倍回馈与对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