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持续深化推广由公安牵头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上海实践样板。目前,全市16个区的353个公安派出所全部建立了“三所联动”机制,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1万余起,因矛盾激化引发的命案数下降30.4%。
9月1日,崇明公安分局陈家镇派出所民警在处置一起脚手架坠落事故警情中,敏锐察觉到死者家属与业主因在赔偿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关系剑拔弩张。派出所依托“三所联动”机制请来人民调解员与两位签约律师齐聚调解室。民警全程维持调解秩序,配合人民调解员通过情理引导双方互相体谅、产生共情,签约律师按照民事人身损害赔偿规定测算赔偿金额,开展法条阐释,很快促成一个既符合法理又不失情理的调解结果。
这一纸协议的背后,是“法理情”的融合,也是上海公安坚持法治思维、群众路线,以“刚柔并济”的方式将群众合法权益落到实处的体现。
过去,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在解决矛盾纠纷时缺乏合力。如今“三所联动”通过各用其强、以补其短,将三方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效力最大化,实现了“1+1+1>3”的化学反应。今年以来,依托“三所联动”机制,矛盾纠纷当场化解率达80%以上。
目前,全市16个区的353个公安派出所均已建成“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并会同司法所协调街镇按需配备设施设备。在一座座纠纷多元化解的“会诊室”中,除了公安民警,已有915名人民调解员、766名签约律师集中入驻。
为了方便群众主动“遇事找法”,上海公安机关还坚持“科技赋能”,打造集普法学习、法律咨询、预约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运用更多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供省时省力的网上多方调解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线上解疑惑、提需求、解纠纷,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能。今年以来,共接受线上法律咨询50700余次,开展预约调解11800余批次。
为进一步增强调解的法律效力,上海公安机关持续打通“诉调对接”渠道,推动检察机关将有刑事和解基础的轻微刑事案件纳入“三所联动”机制平台,推动法院“巡回审判庭”“诉源治理中心”与“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深度对接,有效修复社会关系,减少积怨形成。
今年以来,经“三所联动”调解后由检察院认定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已有330余起,共有13200余份调解协议获司法确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