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推进健康上海建设 推广家庭照护床位

一批新规下月起实施

本文字数:1032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下月起,一批新规将正式实施。其中,《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的条例,上海通过立法倡导健康生活,鼓励对含糖饮料等设健康提示标识。11月20日起即将实施的《关于积极推动本市家庭照护床位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明确,到2025年,上海家庭照护床位将新增服务对象8000人。

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1年来,上海爱国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动员和组织最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条例》通过“强调社会健康共治、推进城市健康共建、倡导全民健康共享”等三大亮点,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本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完善“大卫生、大健康”格局,推进爱国卫生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型。

《条例》明确,卫生健康部门将健康教育纳入医疗卫生人员执业培训内容,实施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教育部门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伤害防范能力等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校考核体系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减少、改善学生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

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保障上海市碳普惠体系规范、有序运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也于明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仅个人持有的场景减排量可以转换为碳积分,同时,个人可以在碳积分商城、减排场景申请主体业务平台使用碳积分兑换商品、服务等权益。

记者注意到,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联合出台的《关于积极推动本市家庭照护床位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于11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1月30日。

据悉,家庭照护床位是指依托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在家享受“类机构”专业照护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

《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市家庭照护床位新增服务对象8000名,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在全国层面,明天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四项电动车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分别是《电动自行车通用要求》《电动自行车乘员防护总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系统安全要求》以及《电动自行车标志要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推进健康上海建设 推广家庭照护床位 2023-10-31 2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