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真假警察在线对峙 假“同行”秒怂

本文字数:780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陶世奇

本报讯“我在外地犯事了?”“我的身份证、电话卡涉及违法犯罪了?”接到所谓的“警方”来电,并在对方一连串的话术“轰炸”下,居民陈老太顿时慌了神。近日,浦东警方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类网络电信诈骗,保住了群众23万余元的血汗钱。

11月17日晚,浦东公安分局塘桥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劝阻指令称,辖区居民陈老太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吉屹唯接警后第一时间赶往陈老太家中。

原来,陈老太在吃晚饭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声称陈老太身份证办理的电话卡在海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现要求其积极配合海南当地警方进行调查。不知所措的她立马按照对方提示,添加了微信好友,并配合“民警”进行视频调查。

陈老太对民警说道,视频里面那个人身穿制服,表情非常严肃地要求其一周内不要对外透露本次对话的任何内容,包括上海本地公安机关,不然后果自负。随后,要求陈老太将卡内23万余元转至指定的安全账户,当转账操作至最后一步,输入验证码时,陈老太回想起社区的反诈宣传,便以吃饭不方便为由挂断了电话。听着陈老太的描述,民警吉屹唯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遂立即开展劝阻,并讲起了相关案例。

民警正说着,陈老太的手机再一次响了起来。“就是他,让我转账的那位‘民警’。”

接通视频后,经验丰富的吉屹唯一眼就识别出了对方的拙劣把戏。“这是合成的视频,你试着让他做出‘起身’‘张嘴’这些动作。”果然,在陈老太向对方提出指令要求后,屏幕那头的“民警”只会重复之前的话术,并没有按照陈老太的要求做出行动。最后吉屹唯索性拿起手机与骗子当面对质。“你是哪个单位的?警号是多少?”对方一看真警察来了,一秒认怂,瞬间挂断了通话。

最后,民警再次对陈老太开展反诈宣传,详细解析了此类电信诈骗的手法和套路,成功保住了陈老太23万元的血汗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真假警察在线对峙 假“同行”秒怂 2023-11-22 2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