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陆奕越
本报讯 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管理”,城市心脏里的小法庭,将如何开启巡回审判(调解)工作?法院将如何积极融入城市治理、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日前,黄浦区人民法院召开“创新能动司法,助力城市更新”服务保障城市更新推进会,并正式启动巡回审判(调解)工作。
200多次活动,保障17个地块、2万多次签约,涉旧改矛盾纠纷同比下降了25%……这是黄浦区人民法院外滩城市更新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以下简称外滩工作站)成立两年多以来的成绩单。近年来,随着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持续推进,涉及旧改居民家庭内部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的共有纠纷案件逐年激增,这个位于黄浦区外滩街道宁波路120弄的工作站应运而生。
“法官将案桌搬至旧改一线,开展法律政策咨询和现场调解,并通过与房管局、旧改办、征收单位、街道等协作,整合多元解纷力量,将矛盾化解在一线。”推进会上,黄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杨颖详细介绍了外滩工作站。
外滩工作站运行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涉旧改矛盾纠纷发现和化解工作机制——征收单位、社区工作人员在征收过程中,发现居民家庭有矛盾、并有调解意愿的,先行预约登记,由社区法官与工作站进行对接,随后法官、社区干部和征收工作人员再合力促成居民家庭和解。
2023年是黄浦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之年,“二元结构”城区面貌矛盾得以历史性解决。城市有机更新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精细化运营”。本次会上启动的巡回(审判)调解工作,意味着外滩工作站的成功经验将从个别街道复制到全区全域,巡回审判(调解)工作从旧改单一课题推广到金融、商圈、企业等多重领域,这座城市心脏里的“小法庭”将成为城市更新纠纷化解的“专家门诊”。
黄浦法院表示,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进程。一方面通过工作站充分发挥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选派干警基层一线,厚植为民情怀。该院将推进司法联动、整合调解资源、参与政策研究、聚焦法律争议焦点,不断提升服务旧改、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本。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