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全区排摸 长宁警方从源头解决“门面问题”

本文字数:828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屠昱辉

本报讯  如今,不少老小区都在进行精品小区建设、加装电梯工程,居民们在感受道路拓宽、加装电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烦心事儿。小区里不少门牌、楼牌在施工过程中遭到污损,甚至是缺失,不仅给大家走亲访友带来尴尬,外卖、快递也无法第一时间送达,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对此,长宁警方会同街道、居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走访排摸,优化门弄牌补制程序,从源头上解决困扰辖区百姓的“门面问题”。

10月19日上午,虹仙居民区物业工作人员接过社区民警送来的门牌后,第一时间将这块崭新的门牌安装在了19号楼的楼门口。原来,19号楼去年底开始安装电梯,在施工过程中门牌不慎遗失,这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无奈之下,居民们自制了纸质的门牌张贴在楼道口,然而一到下雨天,纸张就会被雨水打湿损坏,终是治标不治本。

长宁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办公室考虑到改造工作处于收尾阶段,决定主动跨前,在会同属地派出所、居委会共同摸清门牌污损、缺失底数后,率先启动补制程序,做到“让门牌等工期”,确保存在问题的楼栋完工一栋、安装一栋、解决一栋,将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居民赵阿姨告诉记者:“别看这块门牌很小,许多关键时候少了它还真不方便。看到物业师傅装上这块门牌,感觉像是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一样,真正把好事做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鉴于这一现象在长宁区并非个例,长宁公安分局人口办以点带面推动形成政策机制,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协调派出所、街镇网格化等力量,对全区3万余幢居民楼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巡查,同时启动门楼牌补制程序,对缺失、污损的门楼牌及时补缺、修复和更换,确保门楼号牌和标准地址一一对应。

长宁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沈佩瑛表示,将继续聚焦户籍管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重点工作,从前端巡查发现、中端核验校对、末端法规普及等方面形成工作闭环,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全区排摸 长宁警方从源头解决“门面问题” 2023-11-29 2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