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葳然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城市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重视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1日,《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指的是为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通行道路、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和条件所进行的相关活动。
老年人用药增多,从密密麻麻的药品说明书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成为不少老年人“头疼”的问题。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需求极为迫切。此外,出门在外的老年群体和残疾群体能否方便地使用公共设施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今年以来,针对上述问题,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和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相关公益诉讼,助力加速无障碍城市的建设进程。
药品说明书 如何让它更“好看”
今年10月中旬,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检察公益诉讼专案进展评估会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普陀检察院通过视频连线汇报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2月,普陀检察院在基层结对共建过程中,接到区人大代表、真西一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刘海清反映:因大部分药品说明书字号过小,很多老年人在阅读药品说明书过程中,存在阅读困难。检察官前往辖区内多个社区走访调查发现:由于药品说明书需要注明的内容较多,出于成本控制角度的考虑,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在巴掌大的纸上印满文字,导致中老年人群体难以辨识,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药品用法、用量、有效期限等信息的获取。调查过程中,一些老年人向检察官表示,由于看不清说明书,自己会直接按照以往的用药经验服用药物。然而,即便是同一种类药品,不同生产企业所生产的药物规格也不尽相同,因此,服用量和服用频次需要根据用药指导进行调整,老年群体“盲服”的行为可能带来用药安全风险。
《条例》明确规定:本市鼓励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商品外部包装配置盲文、大字、语音说明书等,方便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使用;同时明确人民检察院通过诉讼监督、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等方式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进行法律监督。为推进无障碍社会建设,让药品说明书变“好看”,今年3月,普陀检察院召开了一场关于“药品包装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的公益诉讼检察公开听证会,从相关市场主体探索药品说明书的信息化改造、增配放大镜等助老设备、提供更精细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可行性举措,并建议行政机关可以提示、引导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助力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
截至5月,药企已基本形成了“在药品外包装上增设电子二维码”的改造路径,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即可获取药品说明书的电子化展示,方便放大或缩小。同时,基于预先设置的语音播报功能,按下语音播报按钮,就可以听取用药安全部分的内容,有效实现对中老年人群体及视障人士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无障碍信息传递。部分药店则针对老年人阅读药品说明书困难,配备了老花镜和放大镜等设备,规范驻店药师用药提示职责,配合做好社区用药安全服务工作,提高适老化改造工作效果。还有部分电商平台已经推广商品适老化说明书的“一页纸计划”等。
药品包装及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效果到底怎么样?应普陀检察院的邀请,多名中老年志愿者还到场体验药企开发的测试版本。后续,普陀检察院将收集更多志愿者体验反馈,协同药企继续完善和修改功能,进一步提高药品说明书的可读性,更好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同时有效激活“鼓励性”条文,履行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监督职责。承办检查官助理阎旭表示:“在办案过程中,我们借助公众参与方式,通过人大代表及志愿者反馈线索、参与听证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等全过程接受监督,借助公开听证、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等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用药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办案人员借助媒体平台开展释法说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至此,如何让药品说明书更“好看”有了明确的管理规范。方案将上海明确列为试点地区之一,要求相关主体将部分项目字体加大加粗印刷、同时提供纸质药品说明书(简化版)和电子药品说明书(完整版)、额外提供语音播报服务和盲文信息服务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用药需求。
无障碍厕所 如何让它更“好用”
除了方便获取信息之外,《条例》中还指出,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要能够自主安全地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今年2月至5月,普陀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组多次至辖区各街道走访调查,发现部分无障碍厕所因维护不善,长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公共厕所的无障碍厕所坐便器一侧(左侧)高1.4m垂直抓杆均存在摇晃松动现象;二是部分公共厕所的无障碍厕所呼叫按钮接触不良,多次按动无声响。上述问题影响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正常使用无障碍厕所,损害公共利益。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办案组认为,相关行政部门有职责督促无障碍设施管理责任人,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日常巡查和履行维护管理责任,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并且对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具有行政处罚权。目前,上述11处存在问题的无障碍厕所已更新抓手扶杆和呼叫按钮。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虹口区现有残疾人士2.7万余人,一位残疾人代表曾告诉公益检察官:“每到一个地方,最怕的就是上厕所不方便。”虹口检察院今年也大力推进无障碍厕所改造公益诉讼,对设施被占用、管理维护不善、配套措施不完备、不合理等共性问题,检察官撰写了详细的调查情况分析报告进行分类指引,并邀请上海市残联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进一步明确改造标准。今年前5个月,虹口检察院共督促46处无障碍厕所完善内部配套设施,增设救助呼叫装置、安全把手、低位挂衣钩、多功能台等。据公益检察官介绍:“整改不是目的,把好验收关,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优化提升设施功能才是落脚点。在正式验收前,相关部门能够开展无障碍设施试用体验的试点,代表着无障碍建设的高度重要性认识已经达成社会共识。”
今年9月1日起,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或其他有无障碍需求的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合社会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实施,标志着特殊群体对于无障碍环境的日常需求有了法律保障。对公益诉讼检察官们来说,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用”“管不管用”的问题,日后,更加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体系将会建立,城市人文关怀的温度也将惠及更多群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