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扎根“小窗口”成就“大舞台”

——记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吴淞派出所民警茅丹丹

本文字数:1277

□见习记者  王葳然

“茅丹丹警官太好了,她把业务作出了温度。”一位辖区居民老先生这样评价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吴淞派出所综合窗口民警茅丹丹。

从户籍小窗口到人民大会堂

作为1800名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唯一来自上海公安系统的代表,茅丹丹感到万分激动。“今天去居委会走访前,记得帮8号楼孙阿婆把身份证照片拍好,之后去17号楼把李老伯签好的委托书带回来……”10月27日一早,刚从北京回到上海的茅丹丹就像往常一样,提前30分钟来到窗口交接工作,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发号排队。

综合窗口之前是户籍窗口,茅丹丹在这个小窗口里,一坐就是21年,接待群众近6万人次,办理户口申报1200余个、解决疑难户口40余个,始终保持“零差错”“零投诉”。业务精湛的她严格文明办事、热情周到服务,是同事心目中的智囊、百姓心目中的希望,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公安系统“百佳标兵”、市公安局“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平凡岗位中的她,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茅丹丹讲到:“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觉得办户口、办身份证应该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其实不好做。”在她看来,户籍业务的办理可能关乎“人生大事”。茅丹丹想尽办法帮助40年前到外地服刑注销户口未恢复的老伯、年轻时负气出走并改名换姓临终托孤的癌症晚期患者等40多名群众解决了疑难户口申报,了却了他们长久的心愿的同时,也让她一次次从薄薄的户口本里感受着人民警察沉甸甸的荣誉。

把群众事当亲人事

在茅丹丹眼里,户籍窗口就是群众看公安工作的缩影,是最容易留下人民警察“第一印象”的地方。因此,她总是时时提醒自己:在窗口接待的时候,要懂得换位思考,了解居民的诉求,体会他们的难处,凡事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才能化解警民矛盾,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后续工作也能更顺利地开展。

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时,附近老人来派出所问路,茅丹丹觉得如果自己不能脱口而出,就显得很不专业,于是她就去档案室把辖区路名全都抄下来,一个一个记住。“耐心、细致、沟通”是茅丹丹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最常提起的三个词,她希望群众“来一次就有一次的成效,要让群众少跑路”。

近年来,随着宝山产业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来派出所办理落户事宜。“虽然来办理落户的人多了,但我们办理时间却缩短了,因为随着一网通办的大力推进,居民办事递交的材料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平日里,我和同事们还会一起主动学习‘随申办’APP和小程序界面的区别,方便帮居民答疑解惑,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掌握海量的知识。”茅丹丹介绍道,“有好几次他们都跟我讲‘做好跑很多次的准备了’,没想到只来一次就把问题都解决了。”

去年以来,茅丹丹又多了两个身份,宝山分局“茅丹丹工作室”带教导师和吴淞派出所“丹丹小窗”实践基地教官,她的学生既有“初出茅庐”的新警,也有“独当一面”的户籍同行。“户籍业务细琐繁杂,要把群众事当亲人事,让老百姓放心的把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重要的事交到我们手上,尽最大努力还他们一个圆满的答案。”茅丹丹如是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扎根“小窗口”成就“大舞台” 2023-12-04 2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