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截至今年11月底,上海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专利许可转让3.5万次。昨天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圆满完成上海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构建形成了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覆盖全域、要素齐全、齐抓共推的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据介绍,本市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11月底,本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6件,较2021年底增长至少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约50%。
同时,PCT专利申请量持续上升。近三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16%。2023年1-11月,上海PCT专利申请量为5630件,同比增长14%;上海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约9.2%,提升约2个百分点;上海申请量位居全国前列,上海申请量增速在相关申请大省中排名第一;PCT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有力推动上海首次跻身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五名。
此外,知识产权金融规模显著扩大。近三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年均增长125.7%、质押登记金额年均增长76.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数量年均增长64.3%、保额年均增长41.8%。2023年1-11月,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超过1230笔,同比增长137%,登记金额超过211亿元,同比增长73.7%,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超820笔,保额超2.3亿元,惠及企业超500家;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位居四大直辖市第一。
专利许可转让次数明显提升。近三年,上海专利许可出让次数平均每年超过1.6万次。2023年1-11月,上海专利许可转让3.5万次,其中专利许可出让1.5万次,同比增长15.9%;本市高校专利许可出让1066次,同比增长40.1%。另外,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取得成效。2022年6月上海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至2023年11月底,累计推动139家企事业单位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66件,达成专利开放许可交易86项,其中免费专利开放许可35项,收费许可金额4125.3万元。
另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持续优化和升级产业体系,先后提出了构建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在内的新型产业体系。作为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助力上海市打造“3+6”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市知识产权局开展了相关产业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三大先导产业数据库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专利数据库共聚焦14个技术主题,包含二三四级技术分支114个;六大重点产业数据库中,共聚焦41个技术主题,包含二、三、四级技术分支超过500个。
目前,“3+6”新型产业体系专利专题数据库已部署在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也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该库将为本市相关产业市场创新主体优化研发路径、提升研发效率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上海新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