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胡佳琪
本报讯 在求职者求职的过程中一些“劳务中介”声称有高薪职位招聘。然而,当求职者应聘后等到约定的发薪日却没有领到工资,询问公司才得知自己的工资已被人领取。奉贤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了这起案件,经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2022年10月,林某冒充劳务中介,在微信群发布虚假的保安招聘信息,以高薪岗位为幌子,趁机获取求职人员的身份信息。
之后,林某冒充务工人员,向真实的劳务中介求职,求职成功后再让务工人员入职工作。
待务工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林某再冒充务工人员,通过网络联系,向用人单位支取工资,从真实的劳务中介处骗取务工人员工资共计3万余元。
其间,有部分务工人员向林某索要工资。林某为了“稳住”他们,线上提前预支了部分工资,共计2000余元。
今年3月,林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林某犯诈骗罪。
案件审理中,被告人在家属的帮助下积极赔偿了劳务中介的经济损失,对部分务工人员的间接损失和预期利益自愿补偿,并取得谅解。
今年10月31日,奉贤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经过审理后,法院认为,鉴于被告人林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亦能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综上,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赔偿等情况,在量刑时一并予以考虑,奉贤区人民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