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人民律师如何“为民而行”

本文字数:3241

至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在宪法宣传日走进北虹高级中学

谢东律师参与霍兰公寓的加梯项目 均资料照片

□记者  陈颖婷

关系着600户居民的上下楼难题怎么解决?长达17年的坚守如何促发了青少年的“道法课”……上海法治建设推进的过程中离不开律师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还承担着维护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和落实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的“五点希望”,树立上海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上海市律师行业党委、上海律协开展了“2023上海律师行业十大公益案例”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上海律师行业十大公益案例”10件、“上海律师行业优秀公益案例”20件。这些案例涉及领域多、影响范围广、社会评价高,包含了特殊群体公益法律服务、促进法律教育、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一系列公益法律服务案例,人民群众的满意,是上海律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见证,充分展现了上海律师的新时代风采。

高层电梯更新中的公义坚守

霍兰公寓是上海杨浦最早的一批高层住宅,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两幢24层和一幢29层的高楼组成,内有居民600余户。因年代已久,三幢大楼的六部电梯均已“超龄服役”,其中四部已瘫痪停运,勉强运行的两部也是故障频发,居民对此也是怨声载道。然而,此时小区业委会成员已全部辞职,物业也已被解聘,居委会更是鞭长莫及。在电梯年检期限将至、仅有的两部运行的电梯也将封梯停运的关键时刻,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谢东毅然接受街道委托,介入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谢东律师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政府垫资的法律风险点:政府垫资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否合法依规?一年前霍兰公寓业主大会通过的由上海盖普电梯公司负责电梯更新的决议至今是否有效?在无业委会仅有托管物业公司的情况下,电梯采购合同签约主体如何确定?业主电梯更新维修资金筹集方式与期限如何约定等等。同时,他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和法律保障措施,有力推动了换梯方案的落地实施。

同时,谢东律师指导居委会按照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就街道垫资、还款流程、电梯采购等事项,以书面形式向603户业主征询意见,确保依法获得法定比例业主的同意。接受委托当天,谢东律师即赶赴霍兰公寓了解情况。由于电梯问题存在已久,居民们已累积了许多不满情绪,对此,谢东律师向居民们反复解释说明各方做出的努力和目前工作的进程,并拿着一份份材料小范围地逐个沟通、解释,通过这样持续不断的“说明工程”,居民们渐渐对谢东律师产生了信任感。经多方协调,各方最终达成了全部更换六部老旧电梯的解决方案,困扰霍兰公寓居民们许久的电梯难题终于有了眉目。

接下来,就新电梯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以及旧电梯的拆除、处置等一系列流程,谢东律师主动协调,与相关部门同志和居民代表一同到电梯制造企业考察,就技术标准、施工方案、产品价格等重要问题进行现场洽谈。洽谈中,谢东律师认真地对企业老总说:“这不仅是一份普通的采购合同,更是一份承载着社会责任的合同,你们也清楚这项工程的艰辛曲折,这里寄托着多少人的希望,所以你们不仅价格要公道,质量也绝对不可以出现瑕疵。”谢东表示,“为了居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失,我要尽最大的努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霍兰公寓六部电梯于当年10月10日全部更新完毕,之后的半年内,政府垫资的134.8万元也全部收齐并归还街道,霍兰公寓电梯老旧的棘手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达到了业主满意、政府放心的理想效果,创造了政府垫资化解重大物业纠纷的新模式。

坚守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改革,“道法课”应运而生

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坐落于北外滩第一高楼白玉兰内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除了精湛的法律业务,他们为人称道的还有长达17年致力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初心。

早在2006年,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主任洪亮律师就带领其时任单位里的同事们,联合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共同建起了全国第一个由高校、实务部门——律师事务所、中学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北虹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以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为基础,定期开展“走进校园”“模拟法庭”“问卷调查”“法律问答”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建立上海第一家中学法学社团——北虹法学社,所组织的活动无论是学生的参与度还是社会的影响力,都超过了同类型的学生社团,深得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

多年来,“北虹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参与律师们,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轮流为同学们举办法治教育活动。只要社会上出现了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或者国家颁布了与青少年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构思出趣味盎然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收获法律知识,在知识学习中获得身心成长。许多同学在参与活动后,纷纷主动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向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表示感谢。

在洪亮律师的带领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律师们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调查问卷》。问卷分析显示,当下高中生青少年法治思想教育仍然薄弱,法律知识来源相对单一,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为此,基地的律师和专家们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最终,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从2016年9月1日起,上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加入了大量的法律知识与法治理念内容,进一步弘扬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至合律师们不再单纯拘泥于过往“走进校园办活动”的形式,而是创设性地探索出了新形式——“把同学们请进律所来”。至合律师事务所利用平时周末或者学生寒暑假期间,为建平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一附中、上海中学国际部、七宝中学、北虹高级中学等在内的多所高中的同学们开放了“事务所体验日”“律师职业体验计划”等项目。在至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昭宇律师的组织下,至合汇集各部门专业优势,设计了一整套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标准化律师职业体验课程。该课程采用“线上讲师授课+线下导师培养”的模式,涵盖多个法律部门、多项法律技能、多种法律素养提升模块。经过十多期的反复打磨,现已成为上海律师行业青少年法治教育独创的“精品体验课程”。通过为期两周或长短不一的体验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够学到法律知识和技能,培养逻辑思辨能力,更树立起了坚定的人生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今,当年参与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同学们,已有人接过了法治精神的“接力棒”,成为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有的已经成为了律师或者从事相关法律工作。

坚持公益法律服务,体现人民律师本色

记者从最新发布的《上海律师社会责任报告(2018—2022)》中了解到,上海律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不同领域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成绩和经验。在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上海律师2018年以来参与旧改项目253个,参与政府相关决策3879次,参加听证会1171次,接待居民法律咨询106810人次,直接参与劝导签约10251户,参与调解化解旧改家庭矛盾等各类纠纷10691起。上海律协设立了城市更新和城市治理法律服务与研究中心,成立1个工作组、6个平行研究小组,参与《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的立法研究工作。

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方面,以2020年为例,上海全市律师参与各类公益法律服务3.7万件,其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万件,参与信访工作9600余件,参与律师调解2745件,参与城管执法1049件。997名律师参与12348平台法律咨询工作,接听电话咨询73.4万余通,接待网络咨询9万人次,接待实体窗口咨询7.9万人次。1587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对象5321次,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41339件。

在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方面,2021年上海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协制定《关于建立“百所联百会”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一届律师志愿服务团。全市共165家律所与工商联及所属251家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基本实现应联尽联,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惠及本市商会会员民营企业7万多家。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人民律师如何“为民而行” 2023-12-29 2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