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 天
在女儿顺利毕业上班的这一年,王女士(化姓)决定不再忍受丈夫张某(化姓)对自己长达7年的家庭暴力和恐吓。她再次拨打110报警电话并鼓起勇气与之分居。经过验伤显示,王女士眼球充血、肋骨骨折、面部淤青……而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也就此浮出水面,呈现在正下沉街道了解社情民意的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民心检察官”眼前。随即,一场针对弱势群众权益保护的行动就此展开。
以开展“民心检察官”实践活动为契机,黄浦检察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探索支持式、联学式、下沉式、链动式“四式”党建法,打响“民行检察官,民心映我心”口号,引领民行检察与民同行、为民分忧。
“支持式”党建护航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多年前,张某因身体原因离职,王女士独自撑起家庭。久而久之,与社会脱节的张某开始对妻子的正常社会活动疑神疑鬼。他会在下班时守在家附近,观察妻子的回家线路。若妻子没从他认为“正确”的方向走来,就会质疑妻子是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进而要求检查其手机并怀疑她的交友。两人为此产生激烈纠纷,7年前张某开始动手家暴。
王女士考虑到女儿还在读书,为给她提供稳定的家庭关系,一直忍受张某的猜忌和家暴,直到此次分居。上述情况被正开展“民心检察官”实践活动的黄浦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并立刻引起重视。
“王女士与张某分居后,后者多次寻找并恐吓妻子,令其无法正常生活,甚至还威胁称自己要到女儿的单位闹事,这更坚定了王女士与其离婚的意愿。”黄浦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胡蓓披露。而张某面对调查时,还辩称夫妻关系并未破裂,女方的伤情来自双方“互殴时她不小心撞到了桌子。”
家庭矛盾往往错综复杂,第三方难以准确介入,也致使这一纠纷在进入离婚诉讼阶段后,容易使程序空转,成为一场“持久战”。此时,“民心检察官”充分运用自身在调查取证方面的专业能力,仔细审查公安材料,发现一份张某此前签署过的家庭暴力告诫书,承诺“今后不再殴打女方”,这一证据有力反驳了张某的主张。随后,检察官通过民事支持起诉,为王女士“撑腰”,获法院一次判决离婚。
据黄浦检方介绍,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服务民生职能作用,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6月,该院携手区法院、司法局、人社局、民政局、妇联、消保委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组建“云上工作室”和“街坊工作站”,共绘党建联盟“同心圆”,为老年人、消费者、妇女、劳动者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起诉,筑牢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防护墙”。为扎实推进市委“四百”大走访和区委“三进三问”工作要求,切实把主题教育融入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今年11月,黄浦检察院启动“民心检察官”实践活动,依托“蓝色支点站”“我当‘一街一路’协理员”“检察官进校园、进楼宇、进企业”三个重点项目,积极组织检察人员下沉街道、企事业单位了解社情民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黄浦检察院共开展民行检察下沉社区15次,成功收集各类民事支持起诉线索100余条,成功提起13起民事支持起诉获胜诉判决。不仅如此,还与区人社局搭建民事检察与劳动仲裁协作配合平台,将支持起诉延展至仲裁领域,成功解决用人单位因涉嫌犯罪导致工资账户可能因“先刑后民”而延宕支付的难关,支持70余位劳动者通过仲裁追到欠薪。
“联学式”党建维护金融秩序合规
黄浦区金融行业占据上海半壁江山,拥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7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约占全市70%。黄浦检察院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通过联学共建,共同维护金融安全,助力外滩金融集聚带健康发展。
在办理一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监督案时,黄浦检察院发现某民营银行贷款审核机制存在审查漏洞,且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普遍问题。通过调查取证全面把握问题症结后,检察院制发了检察建议。与此同时,在与银行方面的深度沟通中,萌生了通过党建联动强化金融安全法治保障的想法。后经多次协商,双方就金融法治领域加强党建联学达成协议,银行从法律合规角度出发落实审慎房贷原则,分别就操作规范、信用风险稽核、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四个方面完善制度规定;检察机关则传授法律合规意见。通过优势互补,共同护航区域金融发展。
“下沉式”党建化解房屋征收补偿争议
黄浦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也是老城厢的聚集地,承载着上海700余年的建城史和170余年的开埠史,是城市之根、海派之源。随着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黄浦“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全市旧改任务最重的城区之一。基于黄浦城市更新力度大、行政争议多的特点,黄浦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立足检察职能,通过“下沉式”党建新模式深耕征收争议化解,助力好事办好。
在化解李老伯征收补偿纠纷申请监督案中,依托与区征收事务所建立的基层党建促进行政争议化解机制,黄浦检察院检察长包案走访房管部门、征收事务所,与当事人沟通20余次,一方面释法说理破除不合理诉求,一方面努力说服双方缩小争议差距。在党建为民的指引下,行政机关在法律政策范围内释放出最大善意,最后在多方协商会上当事人当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撤回监督申请。今年以来,黄浦检察院已在征收领域化解相关争议3件,并化解其他各类行政争议4件。
“链接式”党建筑牢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网”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应有之义。为给劳动者筑起检察保护屏障,黄浦检察院与黄浦区人社局执法大队先后两次签订党建协作共建协议,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化到用人单位合规建设领域。通过“链接式”党建,不仅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助力。
在办理一批涉劳动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中,检察官发现多个涉案企业受到处理后旋即变更等级要素以规避执行惩戒,造成劳动者权益无法通过行政执行实现。针对这一问题,黄浦检察院依托党建协议中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条款,协同区人社执法大队规范“警示函”适用范围,畅通市监部门与行政机关间的企业变更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互联网+市监”和“信用黄浦”平台,构建企业变更监管双闭环信息系统。自今年使用以来,相关线索移送较去年提升5倍,一批恶意变更的企业或知难而退,或可以在变更后在执行阶段被依法追加,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黄浦检察院表示,迈向新征程,该院将继续以“党旗红”引领“检察蓝”,不断擦亮黄浦检察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金字招牌”。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