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虹口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法院工作室

通过“点院合作”方式,创新立法司法联动,共建5大机制

本文字数:1020

虹口成立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法院工作室

□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1月3日下午,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州路上的四川北路街道人大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里,首个设在立法联系点里的法院工作室揭牌成立。

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勤皓出席揭牌仪式并表示,人大将依托“川北立法联系点虹口法院工作室”等平台,和法院联动加强理论研究,就现行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前瞻性思考,适时提交立法建议,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四川北路街道人大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共同签署《深化共建合作协议》(下简称“协议”),未来,双方将通过“点院合作”的方式,建立参与立法联动机制、宣传普法联合机制、诉源治理前端机制、司法公开参与机制、工作沟通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

法院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立法联系点的立法调研、立法征询、监督执法、执法调研等工作,帮助立法联系点梳理立法建议清单,促进立法联系点功能向立法前、立法后延伸。

同时依托“青享荟”、“虹雁”等青年理论学习实践品牌,以及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单位、社区联络员、居民代表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将立法联系点打造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进一步完善联系点宣传普法的功能,助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诉源治理前端机制建立后,法院依托“三所一庭”等措施,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优化纠纷解决流程,送法上门,收集、反馈立法信息,提升基层治理格局,降低万人成讼率,与立法联系点共同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军为“川北立法联系点虹口法院工作室”的成立致辞,并从建好平台、完善功能、发挥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检察院、法院相继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工作室,这进一步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也让立法点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李鹏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家站点组”网格化体系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立法实践与司法实践相融合,推动司法经验智慧‘反哺’立法工作,促进基层法官与群众的声音在立法过程中被听见、有回响。同时,依托工作室,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成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讲好立法司法故事,助力法治虹口建设。”虹口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肖凯表示。

记者了解到,四川北路街道人大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自2020年设立以来,先后征集反馈关于26部法律法规草案的修改建议994条,其中119条建议获得市人大采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虹口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法院工作室 2024-01-05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