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10年谋划努力、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今年元旦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盛大启航。而这一重大建设项目在长达3年的投产建造中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性在国际邮轮的建造史上也实属罕见。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技能过硬的保安员队伍。日前记者采访了三年来日夜守护“爱达·魔都”号的浦东保安二公司的保安员们。
摸着石头过河
防范未知风险
晒得一脸黝黑的张世年是游轮项目安保消队长,他也是最早一批进驻邮轮建设工地的“初创者”。2020年是11月15日,包括张世年在内的88名优秀的保安员进驻到建设工地。可即使经验丰富,面对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设,张世年和同事们感觉压力很大。“由于这是中国建造的首艘大型邮轮,属于未知船型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会有许多未知的风险。”张世年表示,各种安全防范的方案都没有可借鉴的,保安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摸索出一套适合“爱达·魔都”号的工作方案。
于是在没有任何同类工作方案借鉴的前提下,张世年和同事们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工地的地形图纸,结合自身多年的安保经验,进行了体系制度建设,对人员和现场环境进行了精准的管控。巡逻岗、信息岗等多岗位的合作,在邮轮工地建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
工地从“脏乱差”
到井然有序
尽管建成的“爱达·魔都”号气势磅礴、令人惊艳。但最初的建设工地却因为工作环境太过恶劣,人员流动较大,管理难度倍增。
工人来自天南地北,加之用工性质也有所不同,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不少打零工的工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制度。”张世年举了个例子,在出入口管控中,就按照实际安全等级标准进行了细化,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置区域管控通道。
随着工期的推进,每天的工人数量也不断增长,最高峰时每天有4000多名工人上船作业,但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安保管控措施,未发生生产事故。
锱铢必较
严防火灾隐患
“爱达·魔都”号上有2000多间船舱,防火是邮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张世年说,保安员们在防火上投入了很大精力。首先是防火审批,之后还要监督作业点周边有没有火灾风险隐患,易燃物有没有清除,是否符合安全施工条件。除此之外保安员还要去现场检查消防器材,并在24小时内对作业进行巡查。
建造邮轮的三年里的高温季节,对张世年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磨炼。当中午工人们避暑午休时,张世年和同事们却不休息,围绕工地进行巡逻。一根皮带长25米,工地每天平均有400多根气体皮带在工作,因此保安员每天至少要巡查1万米皮带的使用情况。
邮轮初步建成后,还有大量价值不菲的工艺品上船,但在“爱达·魔都”号建设中却未发生过一起失窃事件。张世年告诉记者,后期邮轮建设中防盗工作的比重加重,保安员对每天上船作业的工人情况“如数家珍”,对工人们在船上的轨迹了如指掌,确保防盗工作万无一失。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