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上海检察机关始终将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日,市检察院出台《上海市检察机关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和《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全链条开展知识产权四大检察职能综合履行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昨天,记者从该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意见》共20条,对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要求。《实施方案》为全链条全方位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综合履行工作明确任务。
《意见》要求加强对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科技创新企业敲诈勒索等扰乱市场秩序等影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金融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服务科技创新的中介机构犯罪等各类犯罪进行重点惩治。同时,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扶持中可能出现的三类职务犯罪及关联犯罪加大惩治力度。此外,加强全流程全覆盖法律监督,重点拓展了对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专项监督,更好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挥实效。在可能影响科创环境的金融秩序、信息安全、反垄断等领域,检察机关还将加强开展公益诉讼履职。
上海是全国率先试点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的省市。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级检察机关持续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等综合履职机制,坚持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一体同步审查。在此基础上更要重塑综合履职理念,跳出仅就“保护”谈“保护”的思维限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检察履职,构建综合司法保护制度,形成上海知识产权检察品牌特色。
此外,根据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不同权利属性及行业类别,全市检察机关要探索完善知识产权专家辅助办案机制,通过“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办案模式,提升办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专业水平。
近年来,本市检察机关根据上海各区域分别承载的功能和战略任务,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服务保障举措,目前全市三级检察机关累计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点22个。比如,奉贤检察院设立了“贤知卫”专业化办案团队,服务东方美谷核心区,践行主动、精准、全程“三步服务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特色品牌,助力奉贤区入选全国首批20家全国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名单。《意见》进一步要求上海检察机关探索构建与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相匹配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构建立体化模块化知识产权检察融合履职的系统架构,持续下沉检察服务资源,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创新最前沿。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