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新法讯

4个方面26项举措应对人口老龄化

“银发经济”政策纾解老年“急难愁盼”

本文字数:834

(理论学术编辑部微信平台)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  记者  徐慧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并提出了4个方面共26项举措。

“意见”要求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提出引导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同时,要求聚焦15分钟社区生活圈,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实体店合理布局。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物流配送、智能快递柜、蔬菜直通车等进社区。

对于老年人“看电视难”的问题,“意见”要求治理电视操作复杂问题,并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

“意见”提出,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设计老年版专用界面,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鼓励子女线上下单、老人线下体验服务。

一些老年人常会因为硬性的年龄限制而难以出门旅游。对此,“意见”提出,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同时,要求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并将推出一批老年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拓展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

为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需求,“意见”明确,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要因地制宜补足配齐。

此外,“意见”提出支持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合理确定老年学、药学、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护理等专业招生规模。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新法讯 B01“银发经济”政策纾解老年“急难愁盼” 2024-01-23 2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