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律人手记

“缅漂”少年,希望你能迷途知返

本文字数:3040

□  朱莹  普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

尚媛媛  普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

“新来了一个诈骗案件,在缅甸诈骗,我们这个案件里有个未成年人。”助理拿着卷宗来找我讨论案情。

“我先看卷宗,你先送达起诉书。”

看了一遍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我不禁摇摇头,小小年纪诈骗多名被害人金额超百万元,不严惩,怎么给他教训?这群诈骗分子,不就和《孤注一掷》里的陆经理们一样吗?必须让他们无处可逃,受到惩罚。

可是一想到他犯罪时还是未成年人,本应在校读书的年纪,却怎么会去缅甸?怎么进入了诈骗团伙?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带着疑问,我和助理一起送达起诉书副本,这是第一次见到被告人小新。我愣了一下,他和电影里的那些诈骗分子不一样,也和我脑海里构想的不一样,白净消瘦,站在法庭门口一动不动,甚至看着有些老实巴交,虽然此时的他已经成年,但仍能看出脸上充满了稚嫩。

小新跟着我走进法庭,坐到对面,低头抠着手指,用充满怯懦的眼神偷瞄了我几眼。我怎么也不能把他和涉嫌诈骗100多万元的被告人联系在一起。“讲讲自己在缅甸干了些什么,并说说你的个人成长、家庭情况吧。”

“我、我、我什么都没干,该交代的在公安、检察院那里都交代了。我认罪认罚的,其他的你们自己想要了解自己调查,我没什么好说的。我也是被骗的,我只想出去挣钱,你们说我、我有什么错,我又不是故意要骗人的。”说话结巴,态度显然很抗拒,看来这孩子也不是那么简单。

“你是在检察院阶段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立案侦查阶段你也如实供述了,否则也不会给你办理取保候审。那么,在法院审理阶段,是不是要给你继续取保候审,以及如何定罪量刑,你的帮教条件如何,都是我们需要调查清楚的,你也要积极配合我们……”我看他开始卸下防备心了,继续说,“你是怎么去的缅甸,都发生了什么?给我们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可能地帮你。”

他低着头,许久才说:“法官,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也是被堂哥骗了。你有时间听我、听我慢慢说吗?”

“嗯,你说吧。”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外出打工。我们家里条件也很差,我一直想要等自己长大了,出去多挣钱,这样也能改善家里的情况。我初中毕业后便在家乡打工,但都赚得不多。过年回家,碰到堂哥讲他在缅甸参与游戏下分赚了好多钱,叫我一起去,一个月上万元。我就让他具体讲讲,他让我先去办护照,帮我安排机票。”

“这一听就不靠谱,你也不想想,你只有初中文化,为什么有天上掉馅饼的高薪工作等着你?”我问。

“我想都是工作,能挣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去?等我挣钱了我就立马回国,还能开个店,有了境外工作经历,回国也更好找工作了。”

“孤注一掷”的诈骗深渊

“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坐飞机到了缅甸,有人负责接我们。到了一个园区,负责人把我们的护照、身份证、手机都收走了,然后发了新的手机,手机定位也被关了。我当时有些傻眼,但也没有办法,当天直接就被带去参加‘杀猪盘’培训。”小新说。

“你在缅甸具体干什么工作?工资提成、业绩是多少?”

“我是普通的业务员。一般我会按照公司培训好的话术和人设,通过网络随机添加国内好友,和对方聊感情、谈朋友。获取信任后,引诱他们在虚假赌博网站上赌博投钱,一开始会让他们赚些小钱,等到这些人上瘾或者充了很多钱时,就转交给组长,他们说这是‘吊大养猪’然后‘杀猪’。2020年开始,诈骗方式改成了区块链,我们把区块链APP发给网络好友注册登录,让他们按照引导购买虚拟货币,公司经过操作,让他们看到虚假的数字,以为自己投资买币的钱都盈利了。”

“你知道这是诈骗吗?骗取别人这么多钱,你内心会不安吗?”我问他。

“一开始我也很抗拒,我知道不应该这样,但是每天都有业绩压力,干不完不准下班吃饭,还要扣工资。被逼无奈呀!护照都没有怎么回国呢?领导说了,谁的业绩高就会放假,奖励回国机票。我为了早点赚够钱回家,只好拼命工作。后来听说两个老大逃走了,大家纷纷买机票回国了。法官,我还想再说一些我的想法,你不是说能帮我吗?也是因为这样,我才吐露心声,希望您能帮我,我一定改过自新,我也愿意在能力范围内赔偿他们。现在我在检察官帮助下安排的观护基地工作,我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会慢慢赔的,还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听到这里,我开始为小新感到惋惜。曾经,他也是善良可爱的孩子;今天,他犯错了,应该给他一次机会,重回人生正轨。

开展调查,开始救赎

回到办公室,我们抓紧时间联系检察官,了解到在审查起诉阶段,小新认罪悔罪态度非常好,在安排的观护基地工作非常努力。而通过翻阅社会调查报告,电联父母、老师、同学,我得知小新的确不是个坏孩子。

正在我梳理案情时,助理急匆匆跑来说:“小新来电话说他把最近打工挣的钱用来退赔了,还签了分期赔偿协议,愿意继续退赔。被害人已经谅解,我也收到了他寄来的材料了。”

考虑到小新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在检察院协助安排的观护基地工作稳定,为确保其在缓刑期间能在沪继续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履行与被害人达成的分期付款协议,我吩咐助理尽快去核实相关信息,看看让小新在上海缓刑矫正是否存在可行性。

然而,小新的实际情况让上述设想遇到了一些阻碍。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联合检察院、司法局召开会议,讨论方案,并补充社会危险性评估、是否适用缓刑等相关材料,还同步委托青少年社工对其开展观护帮教。

经过一系列工作后,司法局向法院提出评估意见,愿意接受小新为社区矫正对象,会组织矫正小组开展工作。

终于,小新等来了庭审,他缓慢走上法庭,紧握的双拳和紧锁的眉头透露出他的紧张情绪。

庭审中,小新对案件事实、证据、罪名均无异议。最后陈述时,他不停道歉,希望能有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在听到“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的宣判时,他看向审判席,泪流不止,连连鞠躬致谢。

这一刻也让我难以忘怀。

回访中看到了他的变化

不久后,我和助理去矫正中心参加了小新的缓刑宣告会。从观护基地和社工处我们了解到,小新已深刻认识自身问题,遵纪守法,每天都踏踏实实地工作。

重获新生的小新比之前更积极阳光了,看到我们还主动打招呼,“法官,我现在每天工作很努力,要多挣钱赔给被害人;矫正中心的各项要求、规章制度我也认真遵守。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不辜负你们所有人对我的期待。”

“看到你现在学习技能,认真工作,我们真的很欣慰。”

简单聊了之后,知道他工作很努力,并报考了成人高考,我就放心了,这次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属于小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此刻,我也更加坚定少年审判的使命所在,它不仅是简单的定罪量刑,更重要的是挽救误入迷途的少年,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我再次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少年家事庭的法官,我审理过很多涉少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是因为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误入迷途。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真正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始终认为,公正定罪量刑之外,努力让每一位失足少年回归正轨是涉少审判的要义。

少年审判,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情理法的碰撞,从案件审理到判后帮扶,将司法保护融入到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之中,真正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

稚子天真,可成长之路却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犯错不可怕,我们愿意成为一束光,照亮那些灰暗的日子,用鼓励和陪伴,让你的人生重拾热情与信心,指引你勇敢向前。愿你迷途知返,不畏将来,不负期待,去追求爱和希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律人手记 B07“缅漂”少年,希望你能迷途知返 2024-01-23 2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