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检察机关组织开展首届“守沪正义——首届上海最美检察官(干部)”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展现上海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展示在市检察院新一届党组带领下上海检察工作“争一流、走在前、排头兵”的新成效。经各级院推荐、线上推介、网络投票、现场评审等环节,产生了10名最美检察官,并有15人获提名奖。本期专刊聚焦10名最美检察官的风采。
于爽
多维绽放的“铿锵玫瑰”
于爽,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上海检察业务专家。曾获全国检察机关第七届优秀公诉人、上海检察机关第九届优秀公诉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
从检十七年来,于爽奋战在办案一线,先后办理了“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全国首例上市公司逃汇案、上海首例利用胰岛素杀人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她多次参加全市检察机关课题调研,先后入选全国检察机关首批重罪检察人才库、普通犯罪人才库、上海首批涉外法律人才库。
公诉席外的于爽,是活跃在校园里、荧幕前、专家论坛现场的法治守护人。她为不同年龄层的学生设计了防欺凌、防涉毒、防犯罪的数十套课件,教会孩子们知法懂法、心存敬畏。她曾参加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档节目录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市民百姓讲法普法,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巡讲表现突出个人”、上海市“法治进校园”优秀巡讲员。
她是玫瑰,也是利剑,她用热爱和温暖守护法律的尊严与温度,用一身检察蓝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万力
守护公益的“开路先锋”
万力,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上海检察业务专家。曾获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能手、上海检察机关第十一届市优秀公诉人等荣誉。
公益诉讼检察刚刚起步时,万力从一名优秀公诉人,转岗专门从事该项工作。面对全新的职能,她一边办案一边研究。
万力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先后完成全市首个驻区消保委公益诉讼检察官办公室的设立、全市首个公益诉讼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办理了全市首例食药领域惩罚性赔偿案件、首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案件、影楼“天价”写真案等一批标杆性、引领性案件。她强化公益诉讼办案与检察技术的深度融合,破解调查取证难题,参与在全市率先制定公益诉讼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定。
如今,作为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万力和团队成员在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城市公共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继续深入实践,探索超大城市公益保护的“上海模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迈进。
尤丽娜
呵护未来的“国家监护人”
尤丽娜,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
尤丽娜的职业生涯从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发源地——长宁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起步,一路成长为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以极致专业的办案精神,用心用情守护未成年人平安成长。
携程亲子园事件发生后,尤丽娜带领团队第一时间依法提前介入,并督促涉案单位做好被害幼儿的身心救助工作。案件获判后,尤丽娜和团队推动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她探索建立的从业禁止和入职查询制度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形成全市首个检察、政府、社会一体化分类家庭教育指导新模式;建立的“涉案未成年人帮教保护信息平台”被最高检确立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龙潭
群众身边的法律“全科医生”
龙潭,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上海检察业务专家。曾获全国检察机关首届民事检察业务竞赛标兵、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检察机关第六届民事检察业务标兵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龙潭是深耕精研、厚积薄发的民事检察“专才”,她攻读民事诉讼法法学博士,入选全国民事检察人才库,在全国检察机关首届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龙潭获悉冯女士受家暴侵害的线索后,主动联系冯女士,经审查依法作出支持冯女士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决定。最终,法院当庭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她在指导办理特殊民事主体支持起诉案件的同时,积极运用多种方式用心用情纾解矛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龙潭还办理了上海首例民政部门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督促案,在全市检察系统首创“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涉错未成年人帮教矫正机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龙潭对“检察为民”的生动诠释,办案中全面贯彻精准监督理念,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人民检察官的使命担当。
严正祯
司法温度的传递者”
严正祯,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二级检察官。曾获全国检察机关首届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标兵、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法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本着让信访人“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严正祯在长期负责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受理答复工作中,做到一次性听清诉求、一次性紧扣关键点、一次性讲透法律法规,用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耐心诚心打动了众多控告申诉案件当事人。
一名男子反映自己被冒名而有了犯罪记录。严正祯赴外省市开展调查,查明该男子的身份系被同村邻居冒用,于是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纠正判决,并协调当地公安机关尽快为该男子消除前科记录。之后,她召开公开听证会,并请当地村民旁听,公开为男子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严正祯还落实律师、人民调解员驻点值班制度,开展跨区域云听证、云接访服务,综合运用检调对接、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等方式化解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带领团队形成了具有闵行特色的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品牌,实现“枫桥经验”在基层检察机关的传承赓续。
陆川
行走的“知识产权
检察白皮书”
陆川,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上海检察业务专家。曾获2020年度国家版权局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有功个人一等功、2023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第二届最佳产业促进法律合伙人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陆川曾承办或指导全国首例侵犯游戏视听作品著作权案、“人人影视”案、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侵权案等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多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
陆川指导办理的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侵权案中,侵权方缴纳了行政罚款后,迟迟未向商标权利人道歉和进行赔偿。她认为,地理标志属于特定区域的公共资源,具有公益属性,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应综合选择最优司法保护路径维护公益。后检察机关以民事支持起诉的方式,支持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陆川连续多年担任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的主要执笔人,入选最高检首批全国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库、首批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第三批全国调研骨干人才、上海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核心成员,在全国率先制定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并见证了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的不断发展壮大与知识产权保护能级的不断提升。
周少鹏
嫉恶如仇“周少侠”
周少鹏,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上海检察机关第十一届优秀公诉人、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一等奖、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平安志愿者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
周少鹏曾办理市检察院首批挂牌督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专案、全国首例期货居间人非法经营期货投资咨询案件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多起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事例,率先建立涉案企业合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4+1”工作机制。
在办理一起涉案18人、涉案金额5亿元、被害人400余人的“软暴力”涉黑恶犯罪案件时,周少鹏认真研究司法解释,仔细梳理案件事实,提出补充侦查意见50余条。9天的开庭审理,他精心准备出庭预案,揭露团伙犯罪行为的本质。最终,主犯被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诈骗罪等判处有期徒刑25年。他结合办案经验,围绕“软暴力”指导意见等在相关会议上做专题解读,指导团队办理其他犯罪案件,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周健
洞若观火的“执剑书生”
周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上海检察业务专家。曾获全国检察机关第七届优秀公诉人、上海检察机关第十一届优秀公诉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周健工作十余年来,办理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件,多起案件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上海检察机关优秀案(事)例,以高质效办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他在办案之余坚持理论调研,破解实践难题,助力司法办案。针对认罪认罚制度确立后实践中量刑建议的难点,周健深入开展研究,受邀参与“两高三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司法解释的论证起草工作。他还积极参与起草上海市捕诉一体办案规程的起草,为上海检察机关在全国范围率先全面推开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近年来,周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理论调研成果,研发了一系列课程,多次赴国家检察官学院以及外省市检察机关授课,先后获评上海检察机关精品课程和最高检精品课程。
唐逸飞
守卫金融安全的
“啄木鸟”
唐逸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全国检察机关第七届优秀公诉人、上海检察机关第八届优秀侦查监督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作为一名金融检察官,唐逸飞认识到,当前金融犯罪愈发隐蔽难以察觉、但影响面却更广,“数字检察”有助于提升金融检察的办案质效。他梳理部门内的金融犯罪案件,多次走访银保监局和部分银行,了解到骗贷案件手法隐蔽,银行很难自行发现。于是唐逸飞带领团队着手建立大数据模型,将筛查出的可疑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有力打击了金融犯罪。此外,金融机构也可用这个数字模型完善贷款审核,达到诉源治理的目的。
唐逸飞还曾办理全国首例网络主播打赏洗钱案、首例金融领域虚假广告案等新型案件,办理的“8·28”涉黑专案获个人嘉奖、“陈某贩卖麻醉药品案”入选最高检依法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牵头建立浦东新区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贡献检察之力。
曹杰
舌尖上的“六边形卫士”
曹杰,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曾获全国检察机关第六届公诉标兵、全国铁路运输检察机关首届十佳公诉人、上海检察机关第十届优秀公诉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曹杰曾是办理涉铁路运输重罪、走私犯罪案件的分院公诉人,也曾是开拓食品药品环境资源集中管辖的基层探路人。他带领团队全面推进专业化办案,制定多项类案取证指引,规范全市相关案件的执法标准。在办理注水牛肉案过程中,曹杰与团队逐步攻克难关,最终认定赵某某等人生产、销售注水牛肉80余万公斤,销售金额近5000万元,主犯赵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他带领的办案团队被最高检评选为优秀专业化办案团队。
曹杰办理的多起案件被评为最高检典型案例,个人斩获了各个级别的优秀公诉人。他现为市检察院第三分院部门负责人,带领团队主动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统一全市相关案件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流程、证据标准和法律适用问题,共同守护上海碧水蓝天和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首页












放大
上一版